【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丝机构
本申请涉及针织机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针织机械在编织织片前需要起底装置,而相关技术的起底装置主要包括封锁丝及其送丝机构。需要起底时送丝机构送出封锁丝,使封锁丝穿过各起底线圈;起底完成后送丝机构收回封锁丝,使封锁丝从各起底线圈内退出。因此,相关的收丝机构需要完成送出动作和回收动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送出动作和收回动作切换的瞬间,收丝机构同时对封锁丝施加送出方向和收回方向的牵引力,以致于封锁丝容易拉扯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封锁丝受到的拉扯损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丝机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送丝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该送丝机构还包括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送出组件、收回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收回组件包括收卷件和驱使收卷件转动的收回转轴,所述收回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0),其特征在于:该送丝机构还包括输送结构(1),所述输送结构(1)包括送出组件(11)、收回组件(12)以及驱动组件(13);/n所述收回组件(12)包括收卷件(121)和驱使收卷件(121)转动的收回转轴(122),所述收回转轴(12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122)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123),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124);/n所述送出组件(11)包括夹送件(111)和驱使所述夹送件(111)转动的送出转轴(112),所述送出转轴(11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丝机构,包括底座(0),其特征在于:该送丝机构还包括输送结构(1),所述输送结构(1)包括送出组件(11)、收回组件(12)以及驱动组件(13);
所述收回组件(12)包括收卷件(121)和驱使收卷件(121)转动的收回转轴(122),所述收回转轴(12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述收回转轴(122)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单向驱转件(123),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收回驱转齿轮(124);
所述送出组件(11)包括夹送件(111)和驱使所述夹送件(111)转动的送出转轴(112),所述送出转轴(112)与所述底座(0)转动连接,所述送出转轴(11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单向驱转件(113),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单向驱转方向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的单向驱转方向相反,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的外壁面上同轴固定设置有送出驱转齿轮(114);
所述驱动组件(13)用于驱使所述收回驱转齿轮(124)和所述送出驱转齿轮(114)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为单向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回单向驱转件(123)和/或所述送出单向驱转件(113)均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轴线与所述外圈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通过棘轮棘爪连接,所述棘轮的轴线与所述内圈的轴线重合;
当所述棘轮位于所述内圈的外圆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外圈上;
当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外圈的内壁面上时,所述棘爪位于所述内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送件(111)包括主动输送轮(1111)和从动输送轮(1112),所述从动输送轮(1112)在所述底座(0)转动,所述主动输送轮(1111)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送出转轴(112),所述主动输送轮(1111)与所述从动输送轮(1112)之间形成有供封锁丝夹送的夹送间隙(1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件(121)为收卷盘,所述收卷件(121)的盘面边缘处设置有若干第一磁性件(1211),所有第一磁性件(1211)以所述收卷件(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奕霖,李美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