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394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包括托槽,所述托槽的底部固接有支架,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左端固接有点胶机,所述托槽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该新型的点胶机组,通过托槽、支架、液压缸、支板、点胶机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得胶体可均匀涂抹在瓶盖内壁底部外围,避免胶体涂抹不均导致其与垫片压紧时发生溢胶的风险,进而提升涂胶美观度,避免垫片污染,且减少胶体浪费,同时可提升与垫片的粘贴均匀性,使得垫片更加牢固,通过托槽、支架、液压缸、支板、点胶机和间歇组件的配合,圆盘通过竖杆带动圆板做间歇转动,同时通过竖筒与扇形槽的位置一一对应,进而实现自动化循环涂胶,进而大大提升涂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
本技术涉及色谱样品瓶的点胶机组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
技术介绍
色谱样品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点胶机构,原来点胶方式是在红色点方位一圈都涂上固态胶水(是在里面涂上,然后压上垫片),原来的方式不足的地方是胶水太多,垫片压上去以后,容易出现胶水被挤压出来,影响美观同时污染瓶盖。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机组在使用时,胶体不可均匀涂抹在瓶盖内壁底部外围,使其与垫片压紧时容易发生溢胶的风险,进而降低涂胶美观度,容易导致垫片污染,且造成胶体浪费,同时导致瓶盖与垫片的粘贴均匀性差,使得垫片与瓶盖粘接不够牢固,在此基础上,无法实现自动化循环涂胶,进而降低涂胶效率,延长作业时间,为人们使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机组在使用时,胶体不可均匀涂抹在瓶盖内壁底部外围,使其与垫片压紧时容易发生溢胶的风险,进而降低涂胶美观度,容易导致垫片污染,且造成胶体浪费,同时导致瓶盖与垫片的粘贴均匀性差,使得垫片与瓶盖粘接不够牢固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包括托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1)的底部固接有支架(2),所述托槽(1)的顶部固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顶部固接有支板(4),所述支板(4)的左端固接有点胶机(5),所述托槽(1)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6);/n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圆板(601)、竖杆(602)、竖筒(603)、橡胶块(604)、隔板(605)、顶杆(606)、滚轮(607)、耳板(608)、第一电机(609)、槽轮(610)和皮带(611);/n所述圆板(601)的外壁与托槽(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圆板(601)的底部固接有竖杆(602),所述竖杆(602)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托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点胶机组,包括托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1)的底部固接有支架(2),所述托槽(1)的顶部固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顶部固接有支板(4),所述支板(4)的左端固接有点胶机(5),所述托槽(1)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6);
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圆板(601)、竖杆(602)、竖筒(603)、橡胶块(604)、隔板(605)、顶杆(606)、滚轮(607)、耳板(608)、第一电机(609)、槽轮(610)和皮带(611);
所述圆板(601)的外壁与托槽(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圆板(601)的底部固接有竖杆(602),所述竖杆(602)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托槽(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圆板(601)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竖筒(603),所述竖筒(603)的内壁呈环形固接有多个橡胶块(604),所述竖筒(603)的内壁固接有隔板(605),所述隔板(605)的内壁间隙配合有顶杆(606),左侧所述顶杆(606)的底部抵紧有滚轮(607),所述滚轮(60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耳板(608),所述耳板(608)的底部与托槽(1)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圆板(60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电机(609),所述第一电机(609)的输出端和竖筒(603)的外壁均固接有槽轮(610),所述槽轮(610)的外壁通过皮带(61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吉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