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发生喷头组件5,所述发生喷头组件5包括:喷嘴55,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喷嘴连接件56,套设在所述喷嘴55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上开设有内侧直径小、外侧直径大的楔形喷口,所述楔形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喷口的位置相对应;碰撞体51,设置在所述楔形喷口外侧的喷射路径上;进料组件,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发生喷头组件内利用文丘里效应形成的负压吸取液体,与气源提供的气体共同喷出到碰撞体上均匀扩散而形成气溶胶,无需加热设备即可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药理、吸入毒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
技术介绍
气溶胶也俗称雾霾,对环境以及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对于气溶胶真实环境的模拟和研究对于环境治理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专利文献CN1700934B公开了液体气溶胶制剂和用于制备气溶胶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及方法,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将液体气溶胶制剂通过被加热的流动通道使液体转化为蒸汽,其与空气混合以形成气溶胶,从而制备气溶胶。这种通过加热形成蒸汽的方式需要更多的能耗以及更复杂的结构设计,成本也更加高昂。同时,原有气溶胶发生器品种单一,与许多实际工况差距大,高浓度低,用于悬浊液、乳浊液、油脂类高粘度液体高浓度气溶胶的发生,使得试验结果代表性不强。原有液体发生器液体发生液体及浓度单一,不便调整发升浓度和测试多种液体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发生喷头组件5,所述发生喷头组件5包括:喷嘴55,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喷嘴连接件56,套设在所述喷嘴55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上开设有内侧直径小、外侧直径大的楔形喷口,所述楔形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喷口的位置相对应;碰撞体51,设置在所述楔形喷口外侧的喷射路径上;进料组件,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接头管57,所述接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进料管10,一端连接有锁紧件52,所述锁紧件52与所述喷嘴连接件56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与所述喷嘴5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4,所述进料管10与所述接头管57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53。优选地,所述碰撞体51包括球体。优选地,还包括发生瓶4,包括气体输入口、液体输入口以及输出口。优选地,所述气体输入口连接有喷头固定件2,所述喷头组件5连接在所述喷头固定件2位于所述发生瓶4内的端部;所述喷头固定件2位于所述发生瓶4外的端部连接有气源接口1,所述气源接口1通过所述喷头固定件2与所述喷头组件5连通。优选地,所述喷头固定件2的外周设置有气体输入密封盖3,所述气体输入密封盖3螺接在所述气体输入口。优选地,所述液体输入口的外壁连接有容量瓶密封盖8,所述容量瓶密封盖8与容量瓶9螺接,所述进料管10穿过所述液体输入口伸入所述容量瓶9内。优选地,所述输出口连接有气溶胶出口管7。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出口管7通过出口密封盖6螺接在所述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发生喷头组件内利用文丘里效应形成的负压吸取液体,与气源提供的气体共同喷出到碰撞体上均匀扩散而形成气溶胶,无需加热设备即可实现。本技术可装不同性质的液体样品进行实验,实现样品多元化,与客观工况相近,实验数据代表性好,气溶胶流量稳定且浓度分布均匀。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适用于适用于悬浊液、乳浊液、油脂类高粘度液体高浓度气溶胶的发生。本技术本身结构具有密封性,所有发生液体均封闭在发生玻璃瓶和样品容量瓶中,保证了气溶胶不外泄,对外界气流无干扰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健康。本技术的结构保证了每个部件的独立性和可更换性,从而更容易进行拆装清洗和安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发生喷头组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包括发生喷头组件5,发生喷头组件5包括:喷嘴55,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喷嘴连接件56,套设在喷嘴55的输出端外侧,并与输出端之间具有空间,喷嘴连接件56上开设有内侧直径小、外侧直径大的楔形喷口,楔形喷口的位置与喷口的位置相对应。碰撞体51,设置在楔形喷口外侧的喷射路径上。进料组件,一端穿过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空间。其工作原理如下:喷嘴55的输入端从外部获取一定压力的气体,从喷嘴连接件56的楔形喷口喷出时,由于气流快速通过,导致在喷嘴和楔形喷嘴之间的空间内形成负压,从而从进料组件内吸取其中的液体,实现气体和液体在空间内混合喷出。喷出的混合物撞击在碰撞体51后均匀扩散,从而形成气溶胶。进料组件包括:接头管57,接头管的一端穿过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空间。进料管10,一端连接有锁紧件52,锁紧件52与喷嘴连接件56可拆卸连接。为了实现密封,喷嘴连接件56与喷嘴5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4,进料管10与接头管57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53。第二密封件53呈楔形,包裹在进料管10外侧。因此当进料管10逐渐插入接头管57时会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不会变形。为了实现混合物的均匀扩散,碰撞体51优选为球体,楔形喷嘴对准球体的中心喷射。在图2的实施例中,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还包括发生瓶4,包括气体输入口、液体输入口以及输出口。气体输入口连接有喷头固定件2,喷头组件5连接在喷头固定件2位于发生瓶4内的端部;喷头固定件2位于发生瓶4外的端部连接有气源接口1,气源接口1通过喷头固定件2与喷头组件5连通。喷头固定件2的外周设置有气体输入密封盖3,气体输入密封盖3螺接在气体输入口。液体输入口的外壁连接有容量瓶密封盖8,容量瓶密封盖8与容量瓶9螺接,进料管10穿过液体输入口伸入容量瓶9内。输出口的气溶胶出口管7通过出口密封盖6螺接在输出口。将产生的气溶胶通过气溶胶出口管7导入指定的测试环境中。样品容量瓶内部可根据实验的种类装入不同性质的液体,实现样品的测试多元化,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多用性。此款新型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发生气溶胶效率高,气流稳定切粒径分布均匀,浓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喷头组件(5),所述发生喷头组件(5)包括:/n喷嘴(55),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n喷嘴连接件(56),套设在所述喷嘴(55)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上开设有内侧直径小、外侧直径大的楔形喷口,所述楔形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喷口的位置相对应;/n碰撞体(51),设置在所述楔形喷口外侧的喷射路径上;/n进料组件,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喷头组件(5),所述发生喷头组件(5)包括:
喷嘴(55),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
喷嘴连接件(56),套设在所述喷嘴(55)的输出端外侧,并与所述输出端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上开设有内侧直径小、外侧直径大的楔形喷口,所述楔形喷口的位置与所述喷口的位置相对应;
碰撞体(51),设置在所述楔形喷口外侧的喷射路径上;
进料组件,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
接头管(57),所述接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喷嘴连接件(56)的侧壁,连通至所述空间;
进料管(10),一端连接有锁紧件(52),所述锁紧件(52)与所述喷嘴连接件(56)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连接件(56)与所述喷嘴(5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54),所述进料管(10)与所述接头管(57)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液体气溶胶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体(51)包括球体。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法,董超,朱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