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29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内胆、罐盖、增氧机和计算机,所述陈化罐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顶部与陈化罐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所述罐盖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所述罐盖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所述加气管顶端连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罐盖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取样口,所述罐盖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驱动端与螺旋式搅拌杆顶部转动轴安装连接,所述内胆外围固定布设有电阻丝。采用综合法对花露烧酒进行陈化处理,综合加热、搅拌、氧化、催化等方法进行陈化,通过正交实验寻找最佳陈化条件,最大化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花露烧酒陈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
技术介绍
花露烧酒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将白酒和米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刚做好的花露烧酒,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硫化物(如硫化氢、硫醇、二甲基硫等)、丙烯醛、丁烯醛和游离氨等物质,口感燥辣,醇香度不足,刺激性气味较重,所以要对花露烧酒进行陈化处理。目前花露烧酒的陈化处理以自然陈化处理为主,暂无人工陈化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据花露烧酒自身特点,借鉴白酒和黄酒陈化的一些方法,研究花露烧酒陈化机理并研制花露烧酒陈化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内胆、罐盖、增氧机和计算机,所述陈化罐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顶部与陈化罐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所述罐盖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所述罐盖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所述加气管顶端连接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罐盖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取样口,所述罐盖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驱动端与螺旋式搅拌杆顶部转动轴安装连接,所述内胆外围固定布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的电加热器通过螺栓安装于陈化罐一侧,所述陈化罐一侧且位于电加热器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探测端布设于内胆一侧顶部,所述陈化罐一侧设有增氧机。>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机一侧通过安装架依次安装有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所述气相色谱仪顶部布设有计算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输出端与计算机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输出端与电机和电加热器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计算机输出端还与增氧机和流量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陈化罐和内胆顶部两侧开设有防爆玻璃观察窗。进一步地,所述罐盖顶部一侧开设有送料口,所述罐盖顶部布设有安全阀,所述送料口和取样口顶部均螺纹开设有防护盖。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底部布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安装有电动阀,所述陈化罐底部通过铰链安装有底盖。进一步地,所述陈化罐与内胆之间填充有隔热棉。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机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加气管进气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不同年份花露烧酒,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和气-质联用仪分析等表征手段检测其主要成分,研究花露烧酒的陈化机理。2.检测不同年份的花露烧酒,研究花露烧酒的陈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法,确定花露烧酒的最佳陈化工艺参数。3.根据优化结果,进行优化改进,完成花露烧酒陈化装置样机,并通过花露烧酒陈化装置,对花露烧酒进行陈化处理,将自然陈化与陈化装置陈化的花露烧酒进行对比,总结花露烧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包括总酸、总糖、总酯、酒精度和甲醇等,分析花露烧酒陈化装置的陈化效果。4.采用综合法对花露烧酒进行陈化处理,综合加热、搅拌、氧化、催化等方法进行陈化,通过正交实验寻找最佳陈化条件,然后对花露烧酒陈化前后主要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解决了自然陈化,占用储藏空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收回时间长等问题;另一方面,缩短陈化的周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的陈化罐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的罐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的电器连接示意图。图中:1、陈化罐;2、内胆;3、罐盖;4、螺旋式搅拌杆;5、电阻丝;6、电加热器;7、温湿度传感器;8、加气管;9、流量传感器;10、取样口;11、排料口;12、电动阀;13、底盖;14、电机;15、防爆玻璃观察窗;16、气质联用仪;17、气相色谱仪;18、增氧机;19、计算机;20、送料口;21、安全阀;22、防护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1、内胆2、罐盖3、增氧机18和计算机19,所述陈化罐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与陈化罐1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1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3,所述罐盖3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4,所述罐盖3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8,所述加气管8顶端连接有流量传感器9,所述罐盖3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取样口10,所述罐盖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底部驱动端与螺旋式搅拌杆4顶部转动轴安装连接,所述内胆2外围固定布设有电阻丝5,所述电阻丝5的电加热器6通过螺栓安装于陈化罐1一侧,所述陈化罐1一侧且位于电加热器6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的探测端布设于内胆2一侧顶部,所述陈化罐1一侧设有增氧机18。其中,所述增氧机18一侧通过安装架依次安装有气相色谱仪17和气质联用仪16,所述气相色谱仪17顶部布设有计算机19,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气相色谱仪17和气质联用仪16输出端与计算机19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其中,所述计算机19输出端与电机14和电加热器6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计算机19输出端还与增氧机18和流量传感器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其中,所述陈化罐1和内胆2顶部两侧开设有防爆玻璃观察窗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爆玻璃观察窗15便于人员对内胆2内部陈化状态进行观察。其中,所述罐盖3顶部一侧开设有送料口20,所述罐盖3顶部布设有安全阀21,所述送料口20和取样口10顶部均螺纹开设有防护盖22。其中,所述内胆2底部布设有排料口11,所述排料口11上安装有电动阀12,所述陈化罐1底部通过铰链安装有底盖1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料口11便于人员对陈化后的烧酒进行排送,底盖13用于对排料口11进行防护。其中,所述陈化罐1与内胆2之间填充有隔热棉。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填充有隔热棉的陈化罐1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其中,所述增氧机18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加气管8进气端连接。实施例2如图1-4所示,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1、内胆2、罐盖3、增氧机18和计算机19,所述陈化罐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与陈化罐1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1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3,所述罐盖3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4,所述罐盖3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8,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1)、内胆(2)、罐盖(3)、增氧机(18)和计算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罐(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与陈化罐(1)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1)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3),所述罐盖(3)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4),所述罐盖(3)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8),所述加气管(8)顶端连接有流量传感器(9),所述罐盖(3)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取样口(10),所述罐盖(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底部驱动端与螺旋式搅拌杆(4)顶部转动轴安装连接,所述内胆(2)外围固定布设有电阻丝(5),所述电阻丝(5)的电加热器(6)通过螺栓安装于陈化罐(1)一侧,所述陈化罐(1)一侧且位于电加热器(6)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的探测端布设于内胆(2)一侧顶部,所述陈化罐(1)一侧设有增氧机(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包括陈化罐(1)、内胆(2)、罐盖(3)、增氧机(18)和计算机(19),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罐(1)内设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与陈化罐(1)顶部罐口固定焊设连接,所述陈化罐(1)顶部盖设有对应的罐盖(3),所述罐盖(3)底部设有螺旋式搅拌杆(4),所述罐盖(3)一端贯穿布设有加气管(8),所述加气管(8)顶端连接有流量传感器(9),所述罐盖(3)另一端贯穿开设有取样口(10),所述罐盖(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底部驱动端与螺旋式搅拌杆(4)顶部转动轴安装连接,所述内胆(2)外围固定布设有电阻丝(5),所述电阻丝(5)的电加热器(6)通过螺栓安装于陈化罐(1)一侧,所述陈化罐(1)一侧且位于电加热器(6)顶部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7),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的探测端布设于内胆(2)一侧顶部,所述陈化罐(1)一侧设有增氧机(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花露烧酒杂醇含量的陈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18)一侧通过安装架依次安装有气相色谱仪(17)和气质联用仪(16),所述气相色谱仪(17)顶部布设有计算机(19),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气相色谱仪(17)和气质联用仪(16)输出端与计算机(19)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启军刘勇兰顾若波姜小勇倪红军吕帅帅汪兴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