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12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包括湿地床,湿地床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导淤层、填料层,填料层顶部种植有湿地水生植物,导淤层设置有用于导出淤泥的导淤管,导淤层设置有扬淤组件,填料层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在填料层均匀布水的布水管,湿地床的侧面设置有集水渠,填料层设置有用于将水导入集水渠的集水管。本申请具有降低湿地堵塞可能,增强湿地的运行效率的效果。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筑湿地床边缘的墙体;向上依次铺设防渗层、导淤层、填料层;试水,植物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生态工程是应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再生产的原理等,在促进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生态结构。目前对于水处理,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为潜流湿地。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和结构。在潜流湿地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流等的作用,以提高其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以下流动,具有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的特点,其利用了植物根系的输氧作用,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去除效果好。当湿地运行较长时间后,系统容易发生堵塞,湿地功能下降,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降低,出水不能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湿地堵塞可能,增强湿地的运行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床,湿地床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1)、导淤层(2)、填料层(3),填料层(3)顶部种植有湿地水生植物,导淤层(2)设置有用于导出淤泥的导淤管(21),导淤层(2)设置有扬淤组件(5),填料层(3)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在填料层(3)均匀布水的布水管(321),湿地床的侧面设置有集水渠(4),填料层(3)设置有用于将水导入集水渠(4)的集水管(3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床,湿地床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1)、导淤层(2)、填料层(3),填料层(3)顶部种植有湿地水生植物,导淤层(2)设置有用于导出淤泥的导淤管(21),导淤层(2)设置有扬淤组件(5),填料层(3)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在填料层(3)均匀布水的布水管(321),湿地床的侧面设置有集水渠(4),填料层(3)设置有用于将水导入集水渠(4)的集水管(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碎石层(31)、第二碎石层(32)、第三碎石层(33)、第四粗砂层(34),且其厚度比为1:5:3:3,第三碎石层(33)为粒径为20-40mm的碎石填料,第二碎石层(32)为粒径为20-30mm的碎石填料,第一碎石层(31)为粒径为30-50mm的碎石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341)设置于第四粗砂层(34),布水管(321)设置于第二碎石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淤层(2)为粒径为20-40mm的碎石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水生态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淤组件(5)包括均布于导淤层(2)底部的扬淤气管(51)和扬淤水管(52),扬淤气管(51)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512),扬淤气管(51)连通有气源,扬淤水管(52)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521),扬淤水管(52)连通有水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建华陆阿林吴述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悦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