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氮磷靶向循环利用的生态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的生态修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氮磷靶向循环利用的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现象越发严重,主要是由于农村污水排放相对分散,人口数量多,难以收集。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阻碍了生态文明的进展。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基本不含有害的重金属等工业废水,可生化利用性好。目前普遍使用的处理技术就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站)或者一体化设备,采用的处理技术通常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MBR工艺,接触氧化工艺、生物滤池等等,这些工艺的共同点就是最大化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让水体得到净化。但是上述常规处理工艺技术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建设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站需要投入大量的基建投资,同时后续运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都处于“晒太阳”状态;其次农村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上述处理工艺技术需要环境相关专业的人才方可有效运运行,但是农村很难吸引这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氮磷靶向循环利用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收集池、厌氧池和生产型湿地;/n其中,所述生产型湿地包括蚌类、鱼类、螺类、植物的养殖或种植;所述生产型湿地的面积为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氮磷靶向循环利用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收集池、厌氧池和生产型湿地;
其中,所述生产型湿地包括蚌类、鱼类、螺类、植物的养殖或种植;所述生产型湿地的面积为S面积=A/(180~220)*1亩,A为收集区域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型湿地包括:前置塘、动物池和植物池;
其中,所述前置塘的面积为S0=(0.04~0.06)*S面积;用于鱼类、植物的养殖或种植;
所述动物池不少于三级,所述动物池的总面积为(0.7~0.9)*S面积;用于蚌类、鱼类、螺类、浮叶植物的养殖或种植;
所述植物池的面积为S4=(0.1~0.2)*S面积;用于植物、螺类鱼类的种植或养殖,所述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浮叶植物;
优选的,所述动物池为三级;
其中,一级动物池的面积为S1=(0.25~0.35)*S面积;用于规格不小于10cm的蚌类、鱼类、螺类、浮叶植物的养殖或种植;
二级动物池的面积为S2=(0.15~0.25)*S面积;用于规格为5~10cm的蚌类、鱼类、螺类、浮叶植物的养殖或种植;
三级动物池的面积为S3=(0.25~0.35)*S面积;用于规格为1~5cm的蚌类、螺类、鱼类、浮叶植物的养殖或种植;
更优选的,所述前置塘的深度为1.5~2m;所述一级动物池、二级动物池、三级动物池和所述植物池的深度为0.8~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塘中的鱼类为泥鳅、黑鱼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鱼类的投放密度为0.2~0.3kg/m2;
和/或,所述前置塘中的植物为狐尾藻,种植面积为0.4~0.6S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动物池中,
蚌类的投放密度为150~170g/m2;优选的,所述蚌类选自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中的一种或两种;
和/或,螺类的投放密度为90~110g/m2;
和/或,鱼类的投放密度为65~85g/m2;优选的,所述鱼类为黄鲢鱼;
和/或,浮叶植物的占池比为13~1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明飞,袁红军,宁军,钱方平,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