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00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包括闪蒸罐、闪蒸后冷器和乙烯分液罐。其中,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进口与所述闪蒸后冷器的第三出口连通;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至所述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所述第一管线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在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之间的倒U型液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反应产物闪蒸气相后冷分离系统,可以提高反应产物中闪蒸气相的乙烯浓度,同时有效利用气液分离效果,回收乙烯循环利用,后冷器与分液罐组合结构能够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反应产物闪蒸后冷分离的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在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生产过程中,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中含有未反应乙烯,较高压力的反应产物经闪蒸罐减压闪蒸出来未反应的乙烯,送往压缩机升压循环再利用,闪蒸罐底部液相反应产物进入后系统分离得到α-烯烃产品。乙烯多聚反应产物减压进入乙烯闪蒸罐过程中,闪蒸气相含有未反应的乙烯,由于闪蒸气相温度较高,饱和气相中含有较多重组分,降低了回收乙烯的浓度,影响反应系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基于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包括:闪蒸罐,闪蒸罐包含设置在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设置在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以及设置在闪蒸罐侧部的回收液进口;闪蒸后冷器和乙烯分液罐,乙烯分液罐包含设置在乙烯分液罐顶部的第四进口、设置在乙烯分液罐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闪蒸后冷器的底部连通至乙烯分液罐的第四进口;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至闪蒸后冷器顶部或底部;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至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第一管线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在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之间的倒U型液封管,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出口连通,第二分支管与回收液进口连通;其中,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的上方;第一分支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线连通和关闭的第一阀。进一步地,乙烯分液罐还包含设置在其侧部的开口,开口通过破虹吸阀连通至倒U型液封管,以平衡乙烯分液罐与倒U型液封管的压力。进一步地,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还通过第三分支管直接连通,第三分支管上设置有控制管线连通和关闭的第二阀。进一步地,第一分支管在相对于第一阀更靠近乙烯分液罐底部的第四出口的位置处连通有第二管线,第二管线设置有第三阀,第二管线连通至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的闪蒸液相管线。进一步地,闪蒸后冷器包含设置在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和设置在闪蒸后冷器底部的第三出口;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至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乙烯分液罐侧部设置有气相出口以使乙烯气体输出。进一步地,乙烯分液罐中的气相出口处设置有挡板,以阻挡液体从气相出口排出。进一步地,闪蒸后冷器包含设置在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和设置在闪蒸后冷器底部的第三出口;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至闪蒸后冷器底部的第三出口,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使乙烯气体输出。进一步地,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处设置网状的防雾沫夹带部件,以阻挡液体从第三开口排出。进一步地,闪蒸罐外部设置伴热装置,伴热装置选自罐外盘管伴热装置、罐外半管伴热装置和罐外夹套伴热装置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闪蒸后冷器和乙烯分液罐分开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能够解决闪蒸气相中含有较多重组分而影响压缩机运行的问题,采用后冷器与分液罐组合在同一设备中,物料得到充分分离,还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节约装置建设投资,如现场条件不允许组合,也可采用卧式或立式设备分开布置。上述系统和方法可应用于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的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案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闪蒸罐;11-第一出口;12-第二出口;13-回收液进口;14-罐外盘管伴热装置;2-闪蒸后冷器;21-第三开口;22-第三出口;23-防雾沫夹带部件;3-乙烯分液罐;31-第四进口;32-第四出口;33-开口;34-气相出口;35-挡板;36-气液混合进口;41-第一分支管;42-倒U型液封管;43-第二分支管;44-第一阀;45-破虹吸阀;46-第三分支管;47-第二阀;51-第二管线;52-第三阀;61-闪蒸液相管线;62-第四阀;71-乙烯输出管线;72-第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示出了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闪蒸罐1、闪蒸后冷器2和乙烯分液罐3。图1示出的闪蒸气相进入组合结构的闪蒸后冷器2和乙烯分液罐3,从后冷器顶部进入且乙烯气相从乙烯分液罐3排出,以达到冷却分离的效果。乙烯分液罐3的设备结构,后冷器与分液罐可以组合在同一设备中(如图1所示),后冷器与分液罐组合在同一设备可减少占地面积,便于设备布置。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后冷器与分液罐设备分开布置,两设备也可以立式或卧式分开布置(未示出)。采用后冷器与分液罐的形式能有效分离反应产物中的未反应乙烯。闪蒸罐1包含设置在闪蒸罐1顶部的第一出口11、设置在闪蒸罐1底部的第二出口12以及设置在闪蒸罐1侧部的回收液进口13;闪蒸罐1外部设置伴热装置,伴热装置为罐外盘管伴热装置14,如图1所示。闪蒸后冷器2包含设置在闪蒸后冷器2顶部的第三开口21和设置在闪蒸后冷器2底部的第三出口22;乙烯分液罐3包含设置在乙烯分液罐3顶部的第四进口31、设置在乙烯分液罐3底部的第四出口32;乙烯分液罐3侧部设置有气相出口34以使乙烯气体输出至乙烯输出管线71。乙烯分液罐3中的气相出口34处设置有挡板35,以阻挡液体从气相出口34排出,防止气相短路夹带液体。优选地,挡板35可以是直角钢板以挡住气相出口34,从乙烯分液罐3顶部进入的气液混合组分遇到挡板35液相组分可以凝结滴落而不会从气相出口34排出。其中,乙烯分液罐3的第四进口31与闪蒸后冷器2的第三出口22连通;并且闪蒸后冷器2的第三出口22插入至乙烯分液罐3的第四进口31以使二者组合在同一设备中。闪蒸罐1顶部的第一出口11连通至闪蒸后冷器2顶部的第三开口21,乙烯分液罐3的第四出口32通过第一管线连通至闪蒸罐1的回收液进口13;第一管线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支管41、第二分支管43和在第一分支管41和第二分支管43之间的倒U型液封管42,第一分支管41与第四出口32连通,第二分支管43与回收液进口13连通;从乙烯分液罐3分离出的液相组分依次流过第一分支管41、倒U型液封管42和第二分支管43,以进入闪蒸罐1。第一分支管4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线连通和关闭的第一阀44。倒U型液封管42形成液封,防止气相反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闪蒸罐,所述闪蒸罐包含设置在所述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闪蒸罐侧部的回收液进口;/n闪蒸后冷器和乙烯分液罐,所述乙烯分液罐包含设置在所述乙烯分液罐顶部的第四进口、设置在所述乙烯分液罐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所述闪蒸后冷器的底部连通至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进口;/n所述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至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或底部;/n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至所述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所述第一管线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在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之间的用于液封的倒U型液封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与所述回收液进口连通;其中,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支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线连通和关闭的第一阀;/n所述乙烯分液罐还包含设置在其侧部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破虹吸阀连通至所述倒U型液封管,以平衡所述乙烯分液罐与所述倒U型液封管的压力;/n所述闪蒸后冷器包含设置在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处设置网状的防雾沫夹带部件,以阻挡液体从所述第三开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多聚制备α-烯烃反应产物的闪蒸后冷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闪蒸罐,所述闪蒸罐包含设置在所述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闪蒸罐底部的第二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闪蒸罐侧部的回收液进口;
闪蒸后冷器和乙烯分液罐,所述乙烯分液罐包含设置在所述乙烯分液罐顶部的第四进口、设置在所述乙烯分液罐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所述闪蒸后冷器的底部连通至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进口;
所述闪蒸罐顶部的第一出口连通至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或底部;
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通过第一管线连通至所述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所述第一管线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支管、第二分支管和在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之间的用于液封的倒U型液封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第四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与所述回收液进口连通;其中,所述乙烯分液罐的第四出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闪蒸罐的回收液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支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线连通和关闭的第一阀;
所述乙烯分液罐还包含设置在其侧部的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破虹吸阀连通至所述倒U型液封管,以平衡所述乙烯分液罐与所述倒U型液封管的压力;
所述闪蒸后冷器包含设置在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所述闪蒸后冷器顶部的第三开口处设置网状的防雾沫夹带部件,以阻挡液体从所述第三开口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多聚制备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屏黄祥谦娄海生张文超李月新徐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