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美香专利>正文

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3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针对现有的耳鼻喉科用的喷药器多数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操作比较复杂,医护人员没有很好的角度观察病患的病灶处,导致喷药的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药管,且喷药管的一端贯穿腔室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所述腔室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管,且U形管和喷药管密封相连通,所述U形管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之双手操作的喷药器,单手即可完成喷药操作,可操作性强,医护人员有很好的寻找病患病灶的角度,提高了喷药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技术介绍
医用喷药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耳鼻喉科应用。耳鼻喉科用喷药器是耳鼻喉科临床常用的为患者局部喷涂药物的医疗器械,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末端且有的部位末梢循环差,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的效果均不明显。耳鼻喉科临床用喷药器可向患者的外耳道、鼻腔或咽喉处等部位喷涂药物,广泛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喷药器对药物颗粒无选择性同,所以产生的药物颗粒大部分仅能沉积在口腔、喉部等上呼吸道,而且由于肺部的沉积量很少,不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现有的耳鼻喉科用的喷药器多数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操作比较复杂,医护人员没有很好的角度观察病患的病灶处,导致喷药的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耳鼻喉科用的喷药器多数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操作,操作比较复杂,医护人员没有很好的角度观察病患的病灶处,导致喷药的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药管,且喷药管的一端贯穿腔室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所述腔室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管,且U形管和喷药管密封相连通,所述U形管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柱,且横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横柱的底部和U形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U形管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且LED灯位于喷药管的正上方,所述喷药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和喷药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雾化喷头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喷孔,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视野,方便寻找病患的病灶。优选的,所述喷药管的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连接通道,且连接通道的内部和喷药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通道的底部和U形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可以将U形管内部的药液挤压至喷药管的内部。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一侧密封连通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为塑料材质,方便向U形管的内部补充药液。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U形管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指压柱,所述指压柱的一端贯穿U形管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U形管的一侧,所述指压柱的顶部开设有指压槽,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可实施性强。本技术中,单向阀的连通方向为进药管到U形管,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进药管形U形管的内部添加调配好的药液,医护人员除食指外的另外四指握住握把,医护人员的食指放置在指压槽的底部内壁上,医护人员握住握把,将雾化喷头和喷药管伸入病患的耳鼻喉的病灶处,利用在固定板一侧设置的LED灯进行照明,为医护人员寻找病灶提供便利,将雾化喷头正对着病患的病灶处,拇指向下压动指压柱,使活塞和推杆向下进行移动,U形管内部的空间减小,气压增大,U形管内部的药液会经由设置的连接通道流动至雾化喷头处,利用雾化喷头处的喷孔对病患的病灶处进行上药,较之双手操作的喷药器,单手即可完成喷药操作,可操作性强,医护人员有很好的寻找病患病灶的角度,提高了喷药的治疗效果;为了解决传动的喷药器不容易操作的问题,通过在推杆的一侧设置的指压柱以及在指压柱的顶部开设的指压槽,医护人员的食指可以方便操作活塞的纵向移动,可操作性强;为了解决U形管内部添加药液不方便的问题,通过在进药管的外侧固定安装的单向阀,在整体部件连接的状态下就可以完成U形管的药液添加工作,外部空气和灰尘不会进入U形管的内部,提高了喷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的固定板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腔室、3LED灯、4喷药管、5雾化喷头、6U形管、7连接通道、8横柱、9握把、10推杆、11指压柱、12指压槽、13活塞、14进药管、15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腔室2,所述腔室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药管4,且喷药管4的一端贯穿腔室2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腔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管6,且U形管6和喷药管4密封相连通,U形管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柱8,且横柱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9,横柱8的底部和U形管6的端部固定安装,U形管6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本实施例中,单向阀15的连通方向为进药管14到U形管6,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进药管14形U形管6的内部添加调配好的药液,医护人员除食指外的另外四指握住握把9,医护人员的食指放置在指压槽12的底部内壁上,医护人员握住握把9,将雾化喷头5和喷药管4伸入病患的耳鼻喉的病灶处,利用在固定板1一侧设置的LED灯3进行照明,为医护人员寻找病灶提供便利,将雾化喷头5正对着病患的病灶处,拇指向下压动指压柱11,使活塞13和推杆10向下进行移动,U形管6内部的空间减小,气压增大,U形管6内部的药液会经由设置的连接通道7流动至雾化喷头5处,利用雾化喷头5处的喷孔对病患的病灶处进行上药,较之双手操作的喷药器,单手即可完成喷药操作,可操作性强,医护人员有很好的寻找病患病灶的角度,提高了喷药的治疗效果。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二本技术中,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3,且LED灯3位于喷药管4的正上方,喷药管4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5,雾化喷头5和喷药管4的内部密封相连通,雾化喷头5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排布的多个喷孔,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视野,方便寻找病患的病灶。本技术中,喷药管4的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连接通道7,且连接通道7的内部和喷药管4的内部密封相连通,连接通道7呈弧形设置,连接通道7的底部和U形管6的内部密封相连通,可以将U形管6内部的药液挤压至喷药管4的内部。本技术中,U形管6的一侧密封连通有进药管14,进药管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单向阀15,单向阀15为塑料材质,方便向U形管6的内部补充药液。本技术中,挤压组件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U形管6内部的活塞13,活塞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杆10,推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指压柱11,指压柱11的一端贯穿U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腔室(2),所述腔室(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药管(4),且喷药管(4)的一端贯穿腔室(2)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所述腔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管(6),且U形管(6)和喷药管(4)密封相连通,所述U形管(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柱(8),且横柱(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9),所述横柱(8)的底部和U形管(6)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U形管(6)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腔室(2),所述腔室(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喷药管(4),且喷药管(4)的一端贯穿腔室(2)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所述腔室(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管(6),且U形管(6)和喷药管(4)密封相连通,所述U形管(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板(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柱(8),且横柱(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9),所述横柱(8)的底部和U形管(6)的端部固定安装,所述U形管(6)的内部设置有挤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3),且LED灯(3)位于喷药管(4)的正上方,所述喷药管(4)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密封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5),所述雾化喷头(5)和喷药管(4)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雾化喷头(5)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排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泳文
申请(专利权)人:孙美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