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丽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包括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侧边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远离外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上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二帽盖,所述外接管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外接管的一端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帽盖,所述外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上远离外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可充气套囊,所述可充气套囊的侧边连通有支气管,所述支气管嵌设在主气管的内壁上,所述支气管上远离可充气套囊的一端穿出主气管并通过管接头连接有注射器,所述可充气套囊上远离主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树脂硅胶头,所述树脂硅胶头的侧边设置有圆弧形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全面,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随着如今患者对舒适化医疗需求越来越高,无痛技术开展越来越多,许多内镜检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浅表小肿物活检或切除术等都越来越多需要麻醉支持,而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对患者创伤大,医疗成本和费用高,故这些麻醉支持大多采用单纯静脉麻醉,但单纯静脉麻醉需要一定麻醉深度使患者入睡,入睡后口咽部软组织塌陷,会厌覆盖声门,容易导致呼吸不通畅,缺氧,尤其对于肥胖病人或有睡眠呼吸暂停病史的病人,呼吸抑制发生率很高,造成病人不安全,麻醉医生实施麻醉管理有难度。在实施支气管镜单纯静脉麻醉工作中,加用了鼻咽通气道这个简单便捷的辅助通气工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临床困境。但在支气管镜下我们直观观察到目前使用的几款鼻咽通气道在插入时容易对患者鼻咽道造成摩擦而产生不适,同时,药物不易均匀布置在指定的位置,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包括外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1)的侧边连通有软管(5),所述软管(5)上远离外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加料斗(6),所述加料斗(6)上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二帽盖(7),所述外接管(1)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4),所述外接管(1)的一端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帽盖(3),所述外接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主气管(15),所述主气管(15)上远离外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可充气套囊(11),所述可充气套囊(11)的侧边连通有支气管(10),所述支气管(10)嵌设在主气管(15)的内壁上,所述支气管(10)上远离可充气套囊(11)的一端穿出主气管(15)并通过管接头(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注药式鼻咽通气道,包括外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1)的侧边连通有软管(5),所述软管(5)上远离外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加料斗(6),所述加料斗(6)上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二帽盖(7),所述外接管(1)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4),所述外接管(1)的一端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帽盖(3),所述外接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主气管(15),所述主气管(15)上远离外接管(1)的一端连接有可充气套囊(11),所述可充气套囊(11)的侧边连通有支气管(10),所述支气管(10)嵌设在主气管(15)的内壁上,所述支气管(10)上远离可充气套囊(11)的一端穿出主气管(15)并通过管接头(9)连接有注射器(8),所述可充气套囊(11)上远离主气管(15)的一端连接有树脂硅胶头(12),所述树脂硅胶头(12)的侧边设置有圆弧形的开口(13),所述树脂硅胶头(12)上其位于开口(13)的外部设置有环状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丽彭皓董长生杨金凤秦昂王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甘丽湖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