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2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指示灯连接,所述指示灯具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气压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当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高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开启,所述指示灯亮,当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低压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关闭,所述指示灯不亮。因此,采用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一是可判断是否有导管未正确插入气管中的风险,二是可通过指示灯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避免出现听诊失误的风险,且操作便捷、快速,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它是急救和全身麻醉中保障患者气道通畅、有效通气供氧和避免误吸的重要技术。目前,医院给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是直接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中,但是在操作时有导管误入食管的潜在危险,如果导管误入食管而未发现,可能会发生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穿孔或破裂,同时低氧血症难以纠正;如果进入气管过深,以至于深入到了左(或右)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如果进入过浅,就在声门附近,则很容易脱出。另外,当气管导管成功插入气管后,在通气时需要听诊胸部、腹部呼吸音等来判断是否通气正常,容易出现听诊失误的风险,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可以同时达到判断气管导管是否成功插入气管和监控患者呼吸状态的效果,其操作便捷、快速,可在气管插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本体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指示灯连接,所述指示灯具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气压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当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高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开启,所述指示灯亮,当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低压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关闭,所述指示灯不亮。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亮时为红灯。进一步地,还具有一个与所述气管导管本体连通的支管,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管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压传感器还连接有报警器。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具有第二控制开关,所述气压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气压传感器为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一是可判断是否有导管未正确插入气管中的风险,迅速地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穿孔或破裂等不良反应;二是可通过指示灯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避免出现听诊失误的风险,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2)本技术方案的气管导管操作便捷、快速,有助于医护人员立即判断气管插管时出现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可在气管插管中得到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中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中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中具体实施例的原理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00-气管导管本体;200-气压传感器;300-指示灯;310-第一控制开关;400-报警器;410-第二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200,气压传感器200与指示灯300连接,且指示灯300具有第一控制开关310,而气压传感器200控制第一控制开关310;在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200还连接有报警器400,且报警器400具有第二控制开关410,而气压传感器200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10。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一个与气管导管本体100连通的支管110,气压传感器200设置于支管110上,当气体输入时流过气管导管本体100进入到人体内部,气压传感器200能检测到人体内部的压力,本实施例的气压传感器200安装方便。优选地,气压传感200可选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其体积小、重量轻且性能稳定,适用于气管导管。更具体地,气压传感器200设定好高压标准值、低压标准值和危险值,将气管导管本体100的患者插入端置入人体的口腔,指示灯300位于人体口腔外面,此时连接呼吸装置端输入气流,气流流入人体体内,当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高压时,第一控制开关310开启,指示灯300亮,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300亮时为红色;当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低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关闭,所述指示灯300不亮;当气压传感器200达到设定的危险值时,第二控制开关410开启,报警器400响,有助于医护人员立即判断气管插管时出现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更具体地,目前医院给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是直接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中,但是在操作时有导管误入食管的潜在危险,当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时,指示灯300持续亮或者持续不亮的状态,医护人员可判断是否有导管未正确插入气管中的风险,迅速地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穿孔或破裂等不良反应。另外,当气管导管成功插入气管后,在通气时需要听诊胸部、腹部呼吸音等来判断是否通气正常,容易出现听诊失误的风险,当本实施例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且进行通气,当指示灯300亮时,患者处于吸气状态;当指示灯300不亮时,患者处于呼气状态,本实施例可通过指示灯300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避免出现听诊失误的风险,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具体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200,气压传感器200与指示灯300连接,且指示灯300具有第一控制开关310,而气压传感器200控制第一控制开关310,第一控制开关310控制指示灯300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气压传感器200还连接有报警器400,且报警器400具有第二控制开关410,而气压传感器200控制第二控制开关410,第二控制开关410控制报警器400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气管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200),所述气压传感器(200)与指示灯(300)连接,所述指示灯(300)具有第一控制开关(310),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当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高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开启,所述指示灯(300)亮,当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低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关闭,所述指示灯(300)不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气管导管本体(100)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200),所述气压传感器(200)与指示灯(300)连接,所述指示灯(300)具有第一控制开关(310),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当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高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开启,所述指示灯(300)亮,当所述气压传感器(200)感应到人体内部处于低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310)关闭,所述指示灯(300)不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监测压力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300)亮时为红灯。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梁张坚武马慧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