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门机构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门机构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物流运输技术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机器人逐渐取代人工执行物品派送的任务,尤其是对于酒店或者写字楼等公共场合,采用机器人进行快递、外卖或者物品的运输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还能够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开关门机构结构复杂,门体若遇到阻力,则会对驱动门体开合的驱动件产生疲劳损害,且在门体打开时,门体占用外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门机构及机器人,减小了门体打开时占用的空间,有效保护驱动单元不受劳损。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关门机构,安装于机器人仓体上,包括:门体,所述门体通过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连动单元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仓体上,且至少两个所述连动单元分别绕相互错位的至少两个转动轴作动;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阻尼保护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连动单元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门机构,安装于机器人仓体(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门体(1),所述门体(1)通过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连动单元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0)上,且至少两个所述连动单元分别绕相互错位的至少两个转动轴作动;/n驱动单元(6),所述驱动单元(6)的输出端通过阻尼保护组件(7)与其中一个所述连动单元连接,所述阻尼保护组件(7)能够在所述门体(1)受到传动阻碍时使所述连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6)的输出端脱离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门机构,安装于机器人仓体(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体(1),所述门体(1)通过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连动单元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0)上,且至少两个所述连动单元分别绕相互错位的至少两个转动轴作动;
驱动单元(6),所述驱动单元(6)的输出端通过阻尼保护组件(7)与其中一个所述连动单元连接,所述阻尼保护组件(7)能够在所述门体(1)受到传动阻碍时使所述连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6)的输出端脱离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保护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件(72)和离合件(73);
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的其中一个与所述驱动单元(6)同步运动,另一个与所述连动单元连接;
所述离合件(73)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在所述门体(1)受到传动阻碍时,所述离合件(73)能使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脱离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件(73)包括第一弹性件(731),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弹块(732),所述弹块(73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72)可脱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上设有第一容纳槽(711),所述第二连接件(72)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外,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1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的至少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且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弹块(732),穿出的所述弹块(732)能够顶撑卡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内壁上的第一凹槽(721)内以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当所述门体(1)受到传动阻碍时,所述弹块(732)可活动脱离出所述第一凹槽(721)并活动顶撑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内壁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脱离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6)包括驱动电机(61),所述第一连接件(71)包括开设于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凹槽(712),所述第二连接件(72)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连接件(72)上设有第二容纳槽(722),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722)内,所述第一弹性件(731)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连接件(72)且端部连接所述弹块(732),所述弹块(732)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凹槽(712)内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当所述门体(1)受到传动阻碍时,所述弹块(7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林,李骏,何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