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关节及其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81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关节及其机械臂,所述腕关节包括:球关节、关节槽、螺杆、万向联轴器、螺杆驱动机构、蜗轮及蜗杆;所述球关节为中空的球缺状结构;所述关节槽为圆柱状结构,且其顶部端面加工有与所述球关节配合的球槽,每个螺杆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万向联轴器的一端连接,该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在所述球关节的开口端上;每个螺杆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螺杆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杆驱动机构安装在关节槽的底部端面上;所述蜗轮同轴安装在关节槽的底部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人体关节的仿生原理作为理论支撑,最大优化关节的设计,实现了三自由度的转动,降低结构复杂性,增强了关节的控制精度,增强了机械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关节及其机械臂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腕关节及其机械臂。
技术介绍
机械臂在生产、生活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机械臂结构复杂,不够紧凑,关节处设计复杂,自由度受限,从而使得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局限。而机械臂的腕关节一般需要三个自由度,目前常见的设计是由三个具有单一方向绕动的机械关节组合,以实现机械臂在空间上的移动,因此,现有的腕关节存在结构复杂、控制精度低,转动位置不精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腕关节及其机械臂,依据人体关节的仿生原理作为理论支撑,最大优化关节的设计,实现了三自由度的转动,降低结构复杂性,增强了关节的控制精度,增强了机械臂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腕关节,包括:球关节、关节槽、螺杆、万向联轴器、螺杆驱动机构、蜗轮及蜗杆;所述球关节为中空的球缺状结构,即球壳被一个平面所截取部分后剩下的部分,且球关节的体积大于1/2所述球壳的体积;所述球关节的平面为开口;所述关节槽为圆柱状结构,且其顶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关节(2)、关节槽(3)、螺杆(4-1)、万向联轴器(4-2)、螺杆驱动机构(5)、蜗轮(7-1)及蜗杆(7-2);/n所述球关节(2)为中空的球缺状结构,即球壳被一个平面所截取部分后剩下的部分,且球关节(2)的体积大于1/2所述球壳的体积;所述球关节(2)的平面为开口;/n所述关节槽(3)为圆柱状结构,且其顶部端面加工有与所述球关节配合的球槽,底部端面延伸出环形外沿(3-1);所述环形外沿(3-1)上加工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通孔(3-2);所述关节槽(3)的球槽内径大于所述球关节(2)的外径;/n两个以上螺杆(4-1)分别一一对应穿过所述通孔(3-2);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关节(2)、关节槽(3)、螺杆(4-1)、万向联轴器(4-2)、螺杆驱动机构(5)、蜗轮(7-1)及蜗杆(7-2);
所述球关节(2)为中空的球缺状结构,即球壳被一个平面所截取部分后剩下的部分,且球关节(2)的体积大于1/2所述球壳的体积;所述球关节(2)的平面为开口;
所述关节槽(3)为圆柱状结构,且其顶部端面加工有与所述球关节配合的球槽,底部端面延伸出环形外沿(3-1);所述环形外沿(3-1)上加工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通孔(3-2);所述关节槽(3)的球槽内径大于所述球关节(2)的外径;
两个以上螺杆(4-1)分别一一对应穿过所述通孔(3-2);每个螺杆(4-1)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万向联轴器(4-2)的一端连接,该万向联轴器(4-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在所述球关节(2)的开口端上;每个螺杆(4-1)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螺杆驱动机构(5)连接,所述螺杆驱动机构(5)安装在关节槽(3)的底部端面上,用于驱动螺杆(4-1)沿所述通孔(3-2)的轴向上下移动;当所述螺杆(4-1)沿所述通孔(3-2)的轴向上下移动时,球关节(2)的球心位置会发生偏移,即球关节(2)在所述关节槽(3)的球槽内转动;
所述蜗轮(7-1)同轴安装在关节槽(3)的底部端面上,且蜗轮(7-1)与关节槽(3)同步转动;所述蜗杆(7-2)与蜗轮(7-1)啮合,并与外部的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蜗杆(7-2)转动;当蜗杆(7-2)转动时,蜗杆(7-2)带动蜗轮(7-1)转动,进而带动关节槽(3)随蜗轮(7-1)同步转动,即球关节(2)绕所述关节槽(3)的轴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卡(4-3)和弹簧杆(4-4);
所述球关节(2)的开口端设有两个以上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支耳,所述弹簧杆(4-4)安装在所述支耳内,所述弹簧杆(4-4)的两端分别设有可伸缩的伸缩杆;
所述连接卡(4-3)的一端与万向联轴器(4-2)上螺杆(4-1)所在端的相对端连接;连接卡(4-3)的另一端与弹簧杆(4-4)连接,实现万向联轴器(4-2)与球关节(2)的开口端的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卡(4-3)与弹簧杆(4-4)的连接方式为:当弹簧杆(4-4)两端的伸缩杆伸出时,插入到连接卡(4-3)上加工的连接孔内,实现二者的连接;当弹簧杆(4-4)两端的伸缩杆收回时,从连接卡(4-3)上的连接孔拔出,实现二者的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主动齿轮(5-2-1)、空心齿轮(5-2-2)及齿轮盖(5-3);
所述空心齿轮(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李轶吕添彭旭东吴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