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友专利>正文

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78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上料输送机构,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下料输送机构,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定位旋转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打磨驱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包括:承载转盘,呈水平并且能够旋转的设置在加工台的台面中心处,加工台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承载转盘旋转的避让通口;两定位夹具,对称并且能够作翻转动作的设置在承载转盘的两侧,用于将承载转盘上的轮毂圆周进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呈竖直位于承载转盘远离上料输送机构的一侧,该设备能够自动上下料,并且能够精准定位轮毂,高效将定位后的轮毂内圈进行抛光,提高轮毂抛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所谓“轮胎”就是车“轱辘”当中的橡胶部分,它本身是软体的,所以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由于语言习惯不同,很多人对于轮毂有着不同的称呼,比如“轮圈”,而南方的朋友,很多都称呼它为“胎铃”或者“车铃”,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可更换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可更换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传统的抛光装置是由待加工工件进行移动,由抛光轮上下移动从而对工件进行抛光,不适用于汽车轮毂的内圈抛光,且传统的抛光装置对工件的固定性能不够,容易使工件在固定架上松动,从而影响抛光的效率,传统的抛光装置只能对同一种类型的工件进行抛光,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该设备能够自动上下料,并且能够精准定位轮毂,高效将定位后的轮毂内圈进行抛光,提高轮毂抛光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上料输送机构,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用于将待加工的轮毂移动至加工台的加工处;下料输送机构,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位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下方,用于将加工完成的轮毂移动进行下料输送;定位旋转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用于将上来哦输送机构输送的轮毂进行定位并且旋转;打磨驱动机构,设置在加工台上,用于将定位旋转机构定位并且旋转的轮毂内圈进行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包括:承载转盘,呈水平并且能够旋转的设置在加工台的台面中心处,加工台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承载转盘旋转的避让通口;两定位夹具,对称并且能够作翻转动作的设置在承载转盘的两侧,用于将承载转盘上的轮毂圆周进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呈竖直位于承载转盘远离上料输送机构的一侧。优选地,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上料输送机、第一龙门架、第一导向滑台和两液压顶杆,上料输送机呈水平架设在加工台的一侧上方,上料输送机的一端朝加工台的方向延伸,第一龙门架呈竖直设置在上料输送机靠近加工台的一端,第一导向滑台能够翻转的设置在上料输送机靠近加工台的一端,第一导向滑台的两端分别与上料输送的两侧铰接,两液压顶杆对称位于第一龙门架的两端,两液压顶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龙门架的两侧铰接,两液压顶杆的工作端分别与第一导向滑台的两侧铰接设置,第一导向滑台的一端能够向承载转盘的上方一侧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龙门架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的工作端朝上料输送机的上方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弧形定位下料板上设有沿着弧形定位下料板的弧形线等间距延伸的竖直导轮,每个竖直导轮分别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弧形定位下料板上,每个竖直导轮分别能够与轮毂的圆周面滑动抵触,弧形定位下料板远离上料输送机的一端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安装在加工台上,液压缸的输出端朝下料输送机构的一端延伸设置,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弧形定位下料板的中端连接。优选地,所述两定位夹具的中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承载转盘的两侧,承载转盘的底部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中空套筒,中空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在中空套筒内部上下滑动的滑动柱,滑动柱的圆周面与中空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每个定位夹具的下端呈竖直向中空套筒的下端延伸,每个定位夹具向下的延伸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中空套筒的侧壁连接,中空套筒的上端设有与每个定位夹具对应的水平套管,每个水平套管的一端分别与中空套筒的内部连通,每个水平套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呈水平并且能够在每个水平套管内部滑动的拨动杆,滑动柱的上端圆周方向设有倾斜面,每个拨动杆的一端分别能够与滑动柱的滑动抵触,每个波动杆的另外一端分别能够与每个定位夹具的内壁滑动抵触,中空套筒的底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气缸,气缸的输出端穿过中空套筒的两面与滑动柱的底部中心处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旋转机构还包括隔板、驱动电机和U型支架,隔板呈水平架设在加工台的下方,驱动电机呈竖直设置在隔板的底部,U型支架呈竖直安装在承载转盘的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能够转动的穿过隔板的两面与U型支架的底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打磨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架、第一丝杆滑台、第二丝杆滑台、竖直杆和打磨轮,第二龙门架设置在加工台上,位于承载转盘的正上方,第一丝杆滑台呈水平设置在第二龙门架的上端,第二丝杆滑台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丝杆滑台的工作端,竖直杆呈竖直设置在第二丝杆滑台的工作端,打磨轮呈竖直设置在竖直杆的底部。优选地,所述下料输送机构包括下料输送机和第二导向滑台,第二导向滑台呈倾斜状态位于第一导向滑台的正下方,第二导向滑台的一端与加工台的台面对接设置,下料输送机呈水水平位于第二导向滑台倾斜向下的一端,下料输送机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滑台倾斜向下的一端对接设置,下料输送机位于上料输送机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作业时,通过上料输送机依次将待加工的轮毂进行输送,当单个轮毂移动至第一导向滑台上后,接近开关接收到信息,并将上料输送机停止工作,通过第一导向滑台将待加工的轮毂移动至承载转盘上,同时启动每个液压顶杆,通过每个液压顶杆的工作端分别带动第一导向滑台的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便于加工完成的轮毂后期移动,移动至承载转盘上的轮毂通过弧形定位下料板进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上设置的每个竖直导轮能够在承载转盘带动轮毂旋转时起到导向旋转的作用,待加工的轮毂移动至承载转盘上后,启动气缸,通过气缸带动滑动柱向上移动,两拨动杆的一端分别沿着滑动柱的倾斜面和其圆周面向外延伸,使每个拨动杆的一端抵触每个定位夹具的下端,使每个定位夹具的上端作翻转动作,通过每个定位夹具将轮毂的两侧夹紧并进行定位,当承载转盘上的轮毂定位后,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U型支架和承载转盘旋转,同时带动被每个定位夹具定位后的轮毂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丝杆滑台的工作端带动第二丝杆滑台平移,进而带动第二丝杆滑台上的打磨轮平移,使打磨轮与轮毂的内壁对接,再通过第二丝杆滑台带动竖直杆和打磨轮向下移动,将打磨轮与轮毂的内壁接触,进而进行轮毂内圈打磨操作,当承载转盘上的轮毂内圈抛光结束后,启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带动弧形定位下料板抵触承载转盘上的轮毂向第二导向滑台的方向移动,再通过第二导向滑台将加工完成的轮毂移动至下料输送机上进行下料,该设备能够自动上下料,并且能够精准定位轮毂,高效将定位后的轮毂内圈进行抛光,提高轮毂抛光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包括:/n加工台(1);/n上料输送机(9)构(2),架设在加工台(1)的一侧,用于将待加工的轮毂移动至加工台(1)的加工处;/n下料输送机(31)构(3),架设在加工台(1)的一侧,位于上料输送机(9)构(2)的下方,用于将加工完成的轮毂移动进行下料输送;/n定位旋转机构(4),设置在加工台(1)上,用于将上来哦输送机构输送的轮毂进行定位并且旋转;/n打磨驱动机构(5),设置在加工台(1)上,用于将定位旋转机构(4)定位并且旋转的轮毂内圈进行打磨;/n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4)包括:/n承载转盘(6),呈水平并且能够旋转的设置在加工台(1)的台面中心处,加工台(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承载转盘(6)旋转的避让通口;/n两定位夹具(7),对称并且能够作翻转动作的设置在承载转盘(6)的两侧,用于将承载转盘(6)上的轮毂圆周进行定位;/n弧形定位下料板(8),呈竖直位于承载转盘(6)远离上料输送机(9)构(2)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包括:
加工台(1);
上料输送机(9)构(2),架设在加工台(1)的一侧,用于将待加工的轮毂移动至加工台(1)的加工处;
下料输送机(31)构(3),架设在加工台(1)的一侧,位于上料输送机(9)构(2)的下方,用于将加工完成的轮毂移动进行下料输送;
定位旋转机构(4),设置在加工台(1)上,用于将上来哦输送机构输送的轮毂进行定位并且旋转;
打磨驱动机构(5),设置在加工台(1)上,用于将定位旋转机构(4)定位并且旋转的轮毂内圈进行打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4)包括:
承载转盘(6),呈水平并且能够旋转的设置在加工台(1)的台面中心处,加工台(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承载转盘(6)旋转的避让通口;
两定位夹具(7),对称并且能够作翻转动作的设置在承载转盘(6)的两侧,用于将承载转盘(6)上的轮毂圆周进行定位;
弧形定位下料板(8),呈竖直位于承载转盘(6)远离上料输送机(9)构(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9)构(2)包括上料输送机(9)、第一龙门架(10)、第一导向滑台(11)和两液压顶杆(12),上料输送机(9)呈水平架设在加工台(1)的一侧上方,上料输送机(9)的一端朝加工台(1)的方向延伸,第一龙门架(10)呈竖直设置在上料输送机(9)靠近加工台(1)的一端,第一导向滑台(11)能够翻转的设置在上料输送机(9)靠近加工台(1)的一端,第一导向滑台(11)的两端分别与上料输送的两侧铰接,两液压顶杆(12)对称位于第一龙门架(10)的两端,两液压顶杆(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龙门架(10)的两侧铰接,两液压顶杆(12)的工作端分别与第一导向滑台(11)的两侧铰接设置,第一导向滑台(11)的一端能够向承载转盘(6)的上方一侧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架(10)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接近开关(13),接近开关(13)的工作端朝上料输送机(9)的上方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内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定位下料板(8)上设有沿着弧形定位下料板(8)的弧形线等间距延伸的竖直导轮(14),每个竖直导轮(14)分别能够转动的设置在弧形定位下料板(8)上,每个竖直导轮(14)分别能够与轮毂的圆周面滑动抵触,弧形定位下料板(8)远离上料输送机(9)的一端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液压缸(15),液压缸(15)安装在加工台(1)上,液压缸(15)的输出端朝下料输送机(31)构(3)的一端延伸设置,液压缸(15)的输出端与弧形定位下料板(8)的中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
申请(专利权)人:张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