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77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表带,所述连接块的活动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连接块的通槽,通槽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垂直于通槽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块,滑槽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压片,且压片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块,压片与滑槽之间设置有拉簧,压片的下端面朝靠近表带尾端的方向倾斜,表带的尾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压片配合的齿,齿的自由端端面朝向表带的尾端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减张板对切口大面积的覆盖,不利于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观察和换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
技术介绍
减张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缝合方式,多用于切口两侧距离较远导致切口对合困难、若进行普通缝合将发生切口裂开的患者,由于减张缝线将两侧皮肤聚拢,导致减张缝线承受的张力较大,如果不能减小切口两侧的皮肤张力,减张缝线极容易对皮肤造成切割性的损伤。当前,为了减小切口两侧的皮肤张力,一般是由外科医生利用橡胶软管自行捆绑,聚拢切口两侧的皮肤,但这种方式存在随意性较大、容易皱褶变形、保护效果无法保证的缺点。为了解克服上述缺点,申请号为CN20102054392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契合插销式腹部切口减张缝合术用辅助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减张板和将所述的减张板与腹壁缝合的减张针线,所述的减张板由多个正方形的子板拼接而成,纵向相邻的子板通过插销连接,横向相邻的子板首尾相贴;每个子板的中央设有允许减张针线穿过的小孔;所述的减张板与人体贴合的一面覆有由抗感染抗过敏的软质材料制成的软垫片。该专利中可以稳定的进行减张,不会发生褶皱变形。但采用上述方案的同时,减张板将切口进行大面积的覆盖,不利于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观察和换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减张板对切口大面积的覆盖,不利于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观察和换药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表带,所述连接块的活动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连接块的通槽,通槽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垂直于通槽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块,滑槽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压片,且压片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块,压片与滑槽之间设置有拉簧,压片的下端面朝靠近表带尾端的方向倾斜,表带的尾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压片配合的齿,齿的自由端端面朝向表带的尾端倾斜。进一步,还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上套接有软垫,软垫上固定有扣合端;所述连接块套接在圆环上,且压片的下端面朝远离圆环的方向倾斜;所述表带的首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扣合端配合的圆孔。圆环所占据面积更加小,不会对切口面积进行过多的遮蔽,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切口的愈合情况。进一步,表带的尾端边缘进行圆角处理。表带的尾端边缘圆角处理后,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的插入通槽中,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进一步,压片的底端边缘均进行圆角处理。将压片底端边缘进行圆角处理后,便于齿与压片接触时,齿能更加轻易的推动压片在滑槽内滑动;同时,圆角处理后的压片,医护人员在推动压片时,压片的边缘不会划手。进一步,拉簧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拉簧均匀分布在滑槽内。拉簧数量设置为三个,可以对压片进行定位,防止压片在滑槽中水平滑动,避免压片在滑槽中卡主情况的发生。进一步,软垫上套设有矩形环,矩形环位于圆环与扣合端之间。表带首端多余的长度可穿过矩形环,利用矩形环对多余的长度进行固定,防止外界将表带的边缘刮起,从而导致表带与扣合端分离。进一步,扣合端端口外壁设置有环形气囊。利用气囊填充扣合端与圆孔之间的间隙,在切口处肌肉绷紧和松弛的状态下,气囊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表带过于绷紧,从而对肌肉过于勒紧,造成病人肌肉的不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方案中采用表带与连接块包裹住切口周围的肌肉,将切口两侧的皮肤聚拢减张,而表带与连接块相对于橡胶来说不易发生形变,对切口减张的稳定性更好。2.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方案中的表带与连接块所覆盖的切口面积更小,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切口的愈合情况,从而及时的进行护理和换药。3.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方案中的表带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位置的圆孔与扣合端扣合,从首端开始对表带的所需长度进行大体上的调整,同时表带尾端的齿穿过通槽,对表带的所需长度进行微调,更加精确调整表带的所需长度,使表带更加贴合病人的皮肤,提高了装置对切口处皮肤的减张效果;而表带与圆环分开设置,便于拆卸后的清洗和收存,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资源。4.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方案中的齿在穿过通槽时,齿倾斜的活动端与压片贴合并推动压片在滑槽中滑动,使齿能通过压片,当表带的所需长度调整完毕后,拉簧推动压片卡在相邻的齿之间,将表带固定住;而需要解开时,仅需对压片两端施力推动压片滑动,即可将表带抽出通槽,使得表带长度的调节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圆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圆环1、软垫2、扣合端3、连接块4、通槽5、滑槽6、压片7、拉簧8、表带9、圆孔10、齿11、矩形环12、气囊13。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包括连接块4和表带9,连接块4的活动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连接块4的通槽5,通槽5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垂直于通槽5的滑槽6,滑槽6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块4,滑槽6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压片7,且压片7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块4,压片7与滑槽6之间设置有拉簧8,压片7的下端面朝表带9的方向倾斜,表带9的尾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压片7配合的齿11,齿11的自由端端面朝向表带9的尾端倾斜。具体实施时:大致目测病人切口所在的肢体周长,选定切口一侧的合适位置将表带9用医用粘胶粘接在肢体上,并将连接块4粘接在切口的另一侧,再将表带9的尾9的尾端穿过通槽5,拉动表带9对表带9的长度进行微调。而表带9尾端穿过通槽5的过程中,表带9尾端的齿11不断与压片7相抵,由于表带9尾端的齿11端面倾斜,齿11推动压片7在滑槽6中滑动,使齿11能过正常通过通槽5;当表带9的长度调整合适后,停止拉动表带9,此时的压片7在拉簧8的推动下下滑至初始位置,并卡和在齿11与齿11之间,完成表带9尾端的固定。当切口愈合后,将表带9的首端与扣合端3分离,即可取下装置;同时,对压片7的两端施力,推动压片7在滑槽6中上滑,压片7停止卡和齿11,即可将表带9的尾端从通槽5中抽出,完成表带9与连接块4的分离;而停止对压片7施力,压片7在拉簧8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圆环1,圆环1上套接有软垫9,软垫2上压接有扣合端3;连接块4套接在圆环1上,且保持压片11的下端面朝远离圆环1的方向倾斜;表带9的首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扣合端3配合的圆孔10。具体实施时:将圆环1放置在切口处,并大致目测病人切口所在的肢体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和表带,所述连接块的活动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连接块的通槽,通槽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垂直于通槽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块,滑槽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压片,且压片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块,压片与滑槽之间设置有拉簧,压片的下端面朝靠近表带尾端的方向倾斜,表带的尾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压片配合的齿,齿的自由端端面朝向表带的尾端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和表带,所述连接块的活动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平行于连接块的通槽,通槽内部上表面开设有垂直于通槽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均穿过连接块,滑槽内竖向滑动设置有压片,且压片的两端均伸出连接块,压片与滑槽之间设置有拉簧,压片的下端面朝靠近表带尾端的方向倾斜,表带的尾端均匀固定有若干与压片配合的齿,齿的自由端端面朝向表带的尾端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口单点减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上套接有软垫,软垫上固定有扣合端;所述连接块套接在圆环上,且压片的下端面朝远离圆环的方向倾斜;所述表带的首端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扣合端配合的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佟志勇刘琰吴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