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75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并适用于在电锤的摆杆轴承组件上安装定位弹片,摆杆轴承组件包括壳体、支撑台阶及定位弹片;该电锤压装治具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两侧的左右支撑柱、上压头组件及连接于左支撑柱的左压头组件;电锤压装治具还包括连接于右支撑柱的右压头组件,右压头组件包括上下方向安置且相对移动的右压板及限位板,限位板支承于定位弹片下端,右压板挤压定位弹片朝左侧移动并卡持于支撑台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电锤压装治具,取代现有的手工螺丝刀的装配方式,有效提高摆杆轴承组件装配弹性片的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且操作简单,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定位弹片装配至摆杆轴承组件上的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
技术介绍
]电锤具有锤凿的特性,被广泛使用,通常电锤内部设有摆杆轴承来实现该特性,且由于电锤的冲击力较大,在使用中,若电锤的摆杆未定位好,会发生移动,影响电锤的使用寿命,由此,在电锤的后端会设置一定位弹片放在摆杆轴承的移动。目前在电锤制造过程中,是将摆杆轴承组件放置在安定台上,随后操作者左手按住摆杆轴承组件,右手握持一字螺丝刀,分多次把定位弹片翘到合适位置,此种装配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导致该工序成为影响电锤产量的瓶颈工序。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装配效率高的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锤压装治具,适用于在电锤的摆杆轴承组件上安装定位弹片,所述摆杆轴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撑台阶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阶上的定位弹片;该电锤压装治具包括安装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基座、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侧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侧的上压头组件及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柱的左压头组件,所述上压头组件向下运动,以挤压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壳体向下移动;所述电锤压装治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柱的右压头组件,所述右压头组件包括上下方向安置且相对移动的右压板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支承于所述定位弹片下端,所述右压板挤压所述定位弹片朝左侧移动并卡持于所述支撑台阶上。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限位板包括与所述定位弹片相配合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抵接于所述定位弹片的下表面。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右压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右支撑柱和所述基座之间的气缸组件及由所述气缸组件驱动的限位板压头,所述限位板压头包括抵接于所述限位板的斜面,所述气缸组件驱动所述限位板压头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限位板左右运动。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左压头组件包括挤压所述壳体和所述定位弹片左端的左压板,所述左压板在所述左压头组件内左右活动设置。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锤压装治具的压装方法,该压装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电锤压装治具,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所述定位弹片的所述摆杆轴承组件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步骤S2:所述限位板向左运动至所述定位弹片的下侧;步骤S3:所述上压头组件向下运动并挤压所述壳体,并带动所述定位弹片向下移动,且所述限位板支撑所述定位弹片以使所述定位弹片发生形变;步骤S4:所述左压头组件向右运动,以对所述壳体和所述定位弹片进行定位;并驱动所述右压板向左运动,以挤压所述定位弹片向左侧移动,将所述定位弹片卡持于所述支撑台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电锤压装治具,取代现有的手工螺丝刀的装配方式,有效提高所述摆杆轴承组件装配所述定位弹片的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且操作简单,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锤压装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圈A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上压头组件下压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1中定位弹片压装到位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摆杆轴承组件在电锤中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锤压装治具100及压装方法,并适用于在电锤的摆杆轴承组件2上安装定位弹片,该摆杆轴承组件2包括壳体21、设置于壳体21上的支撑台阶23及安装于支撑台阶23上的定位弹片22;该电锤压装治具100包括安装摆杆轴承组件2的基座1、垂直安装于基座1两侧的左支撑柱5和右支撑柱6、安装于基座1上侧的上压头组件4、连接于左支撑柱5的左压头组件7及连接于右支撑柱6的右压头组件8,上压头组件4向下运动,以挤压摆杆轴承组件2的壳体21向下移动,左压头组件7和右压头组件8在外部驱动源的作用下也会对摆杆轴承组件2进行挤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左压头组件7包括挤压壳体21和定位弹片22左端的左压板71,左压板71在左压头组件7内左右活动设置;右压头组件8包括上下方向安置且相对移动的右压板82及限位板81,右压板82位于限位板81的上侧,限位板81支承于定位弹片22下端,右压板82挤压定位弹片22朝左侧移动并卡持于支撑台阶23上。通过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电锤压装治具100,取代现有的手工螺丝刀的装配方式,有效提高摆杆轴承组件2装配定位弹片22的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且操作简单,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请结合图1所示,上述右压头组件8包括位于右支撑柱6和基座1之间的气缸组件83及由该气缸组件83驱动的限位板压头84,限位板压头84包括抵接于限位板81的斜面,气缸组件83驱动限位板压头84上下运动,以带动限位板81左右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限位板81还包括与定位弹片22相配合的倾斜面811,倾斜面811抵接于定位弹片22的下表面,以满足定位弹片22需要翘起的装配需求。请再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锤压装治具100的压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定位弹片22的摆杆轴承组件2放置在基座1上;步骤S2:限位板81向左运动至定位弹片22的下侧;步骤S3:上压头组件4向下运动并挤压壳体21,并带动定位弹片22向下移动,且限位板81支撑定位弹片22以使定位弹片22发生形变;步骤S4:左压头组件7向右运动,以对壳体21和定位弹片22进行定位;并驱动右压板82向左运动,以挤压定位弹片22向左侧移动,将定位弹片22卡持于支撑台阶23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自动化的电锤压装治具100,取代现有的手工螺丝刀的装配方式,有效提高摆杆轴承组件2装配定位弹片22的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且操作简单,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的电锤压装治具及压装方法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锤压装治具,适用于在电锤的摆杆轴承组件上安装定位弹片,所述摆杆轴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撑台阶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阶上的定位弹片;该电锤压装治具包括安装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基座、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侧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侧的上压头组件及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柱的左压头组件,所述上压头组件向下运动,以挤压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壳体向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压装治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柱的右压头组件,所述右压头组件包括上下方向安置且相对移动的右压板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支承于所述定位弹片下端,所述右压板挤压所述定位弹片朝左侧移动并卡持于所述支撑台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锤压装治具,适用于在电锤的摆杆轴承组件上安装定位弹片,所述摆杆轴承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撑台阶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台阶上的定位弹片;该电锤压装治具包括安装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基座、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侧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侧的上压头组件及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柱的左压头组件,所述上压头组件向下运动,以挤压所述摆杆轴承组件的壳体向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压装治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右支撑柱的右压头组件,所述右压头组件包括上下方向安置且相对移动的右压板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支承于所述定位弹片下端,所述右压板挤压所述定位弹片朝左侧移动并卡持于所述支撑台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压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与所述定位弹片相配合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抵接于所述定位弹片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锤压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压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右支撑柱和所述基座之间的气缸组件及由所述气缸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启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