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70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技术领域,提供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包括: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和分型步骤,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给车门铰链锻件设计锻造余块,且锻造余块包括拔模斜面和过渡面。在此基础上,确定分型面的前提是将侧板部的后端面横放,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车门铰链锻件在水平面的正投影最大轮廓和锻造余块的过渡面确定分型面,大大降低了侧板部在对应锻模的型腔深度,更便于产品充型,减少模锻时的缺陷。此外,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时可以在实现侧板部左侧无余量设计的同时,实现侧板部右侧小余量拔模斜度的设计,解决传统车门铰链锻件存在的右侧倒拔模问题,进而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
,尤其涉及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图1和图2中所示的车门铰链应用于某越野车型,包括底板01和侧筋板02,具体用于车门与车身的外部连接以实现车门的开启与闭合。由于目前市场上此类车门铰链都是采用钢质材料制造,其制造成本虽然低廉,但在复杂环境如原野、山地、沼泽、沙漠和冰雪等复杂环境中,由于气候变化大,钢质材料容易出现腐蚀生锈甚至损坏等情况,后期维修更换成本大。鉴于现有车门铰链采用钢质材料时存在的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可替代的材料来制造上述车门铰链。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及耐热性能良好等优点的钛合金材料无疑是最适合的材料,但由于此类车门铰链的横截面变化大,若分模线位置选择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成型困难。具体的,产品成型时易出现折叠、裂纹和缺料等模锻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对车门铰链锻件进行设计,可解决成型困难的问题,并可减少折叠、裂纹和缺料等问题的发生。根据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所述车门铰链锻件包括锻件底板、侧板部以及位于所述锻件底板和所述侧板部之间的锻造余块,所述侧板部形成有后端面,所述锻造余块对应所述侧板部远离所述后端面的一侧设置,所述锻造余块形成有拔模斜面以及连接所述拔模斜面和所述锻件底板的过渡面;/n分型步骤,将所述后端面横放,使得所述锻件底板和所述拔模斜面分别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侧,基于所述后端面横放确定所述车门铰链锻件在水平面内的正向投影的最大轮廓,基于所述最大轮廓对应位置和所述过渡面确定所述车门铰链锻件的锻模的分型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所述车门铰链锻件包括锻件底板、侧板部以及位于所述锻件底板和所述侧板部之间的锻造余块,所述侧板部形成有后端面,所述锻造余块对应所述侧板部远离所述后端面的一侧设置,所述锻造余块形成有拔模斜面以及连接所述拔模斜面和所述锻件底板的过渡面;
分型步骤,将所述后端面横放,使得所述锻件底板和所述拔模斜面分别位于同一竖直面的两侧,基于所述后端面横放确定所述车门铰链锻件在水平面内的正向投影的最大轮廓,基于所述最大轮廓对应位置和所述过渡面确定所述车门铰链锻件的锻模的分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型步骤中,所述锻造余块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锻件底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型步骤中将所述后端面水平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中,所述过渡面平行于所述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车门铰链锻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铰链锻件设计步骤中,所述拔模斜面与所述锻件底板之间的夹角在(90-γ)~(100-γ)之间,γ为所述锻件底板和所述后端面之间的夹角。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