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67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通过打开筛网格栅将物料投入到U型的清洗桶内,清洗桶通过进水管进清水、搅拌电机带动浆叶对物料进行搅拌清洗,清洗桶底部设置小U型通道,来输送清洗过的物料,小U型通道左侧连接带有压力水源的输送清水进水管、右侧连接离心泵,从而将物料抽到输送管内,输送管连接分管路将物料抽到物料浸泡桶内进行浸泡,物料浸泡桶底部为锥形,通过设置圆桶的物水分离器,物料浸泡桶底部四侧均均匀分布第一泄水孔来泄水到物水分离器内通过排水口排水,物料从物料浸泡桶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整个装置可以快速可靠自动化的对物料进行清洗输送浸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类物料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食品加工企业,其所采用的物料(大米、谷物或豆类)在加工前均需对原料进行清洗输送浸泡分离等工序方可进行下一步加工,如该原料加工量大、运转跨度大会给企业的生产场地、加工机械、人员劳动强度带来较重负担,并且在操作时废水不易集中控制,会对环保造成一定压力。究其原因是目前常规采用的提升、输送、清洗机械功能单一、构造简单,难以适应减轻劳动强度和实现自动化控制及提高加工质量:如:现常用的斗式提升机无法实现横向输送,螺旋输送机高度跨度受限,无法多点输送,皮带输送机和链板输送机除高度跨度受限外,运行暴露于空间,易受污染,影响产品质量,气力输送时会产生噪音和废气,难以在食品车间应用,所以上述各类常用机械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大米或豆类的清洗、输送、浸泡及物水分离要求。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通过打开上部的筛网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清洗机(1)、输送管(2)和一个以上的物料浸泡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1)包括侧面呈U型且顶部开口的清洗桶(4),清洗桶(4)顶部开口处为可开启的筛网格栅(5),清洗桶(4)左右侧上部设置有前后两个进水管(6),清洗桶(4)左侧中间设置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搅拌轴连接有浆叶(8)伸入到清洗桶(4)内进行搅拌清洗;清洗桶(4)右侧底部连接离心泵(9),离心泵(9)连接输送管(2),输送管(2)可连接有一个以上分管路(10),每个分管路(10)连接一个物料浸泡桶(3);物料浸泡桶(3)底部呈锥形,其底部外设置有圆桶形的物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有清洗机(1)、输送管(2)和一个以上的物料浸泡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1)包括侧面呈U型且顶部开口的清洗桶(4),清洗桶(4)顶部开口处为可开启的筛网格栅(5),清洗桶(4)左右侧上部设置有前后两个进水管(6),清洗桶(4)左侧中间设置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搅拌轴连接有浆叶(8)伸入到清洗桶(4)内进行搅拌清洗;清洗桶(4)右侧底部连接离心泵(9),离心泵(9)连接输送管(2),输送管(2)可连接有一个以上分管路(10),每个分管路(10)连接一个物料浸泡桶(3);物料浸泡桶(3)底部呈锥形,其底部外设置有圆桶形的物水分离器(11),物料浸泡桶(3)底部四侧均均匀分布设置有孔径小于清洗物粒径的第一泄水孔(12),物料浸泡桶(3)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料口(13),物水分离器(1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4),物水分离器(11)两侧设置有冲洗口(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化的清洗输送浸泡物水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桶(4)前后两侧顶部设置有溢污孔(16),溢污孔(16)外侧设置有溢水槽(17),溢水槽(17)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水孔(18);U型的清洗桶(4)底部中间设置有小U型通道(19),小U型通道(19)左侧连接有输送清水进水管(20),右侧连接离心泵(9),输送清水进水管(19)与离心泵(9)左右对应;清洗桶(4)外设置有外壳(21),清洗桶(4)下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泄水孔,第二泄水孔泄水到外壳(21)内,外壳(21)底部左右两侧面设置有排污孔管(22),外壳(21)前后两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钢牛明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谷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