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秀利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5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菌剂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其结构包括制备桶、底座、进料口、出料管、第一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片、控制按钮、电源线、搅拌机构和防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装置,通过在制备桶底端中部设置搅拌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桶逆时针转动产生离心力,第二搅拌片对原料充分搅拌,避免因原料未充分搅拌,而影响产出微生物菌剂的质量,在进料口处设置了防护机构,弹簧恢复原状并带动挡板以导杆为中点转动复位,以实现对进料口的遮挡,避免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进料口溅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属于生态修复菌剂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河塘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水体黑臭的现象,为了修复河塘的生态环境,环境治理工作人员通常将微生物菌剂加入河塘中,使其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降低河塘中污染物的含量,而微生物菌剂在制备过程中,普遍需要采用搅拌的方式对微生物菌剂原料进行搅拌,以保证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效果。现有技术的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以单一搅拌辊为主要搅拌元件,难以实现对微生物原料的充分搅拌,影响产出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且搅拌过程中,微生物原料易从进料口处飞溅出,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以单一搅拌辊为主要搅拌元件,难以实现对微生物原料的充分搅拌,影响产出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且搅拌过程中,微生物原料易从进料口处飞溅出,造成不必要资源浪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包括制备桶、底座、进料口、出料管、第一电机、搅拌轴、第一搅拌片、控制按钮、电源线、搅拌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制备桶底部环绕固定有底座,所述制备桶顶面左侧开设有进料口,且制备桶底部右侧出料口处与出料管相连接,所述制备桶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端中部输出轴贯穿制备桶与搅拌轴同轴转动,且搅拌轴外壁左右两侧纵向固定有第一搅拌片,所述制备桶顶面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且制备桶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搅拌机构设置于制备桶底端中部,所述防护机构设置于进料口处,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桶、第二搅拌片和驱动元件组成,所述搅拌桶嵌于制备桶内,且搅拌桶内壁左右两侧纵向焊接有第二搅拌片,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制备桶底端中部,所述驱动元件由元件盒、固定座、第二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转轴组成,所述元件盒固定于制备桶底端中部,且元件盒内右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元件盒内左侧,且第二电机右侧中部减速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于固定座内左侧,所述固定座内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顶面中部与第二转轴底面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由挡板、导杆和弹簧组成,所述挡板设置于进料口内壁左侧,且挡板左侧通过导杆与进料口内壁左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弹簧顶部与挡板底面右侧固定连接,且弹簧底部与进料口内壁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控制按钮均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均与控制按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间所成的夹角为9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与第一转轴右侧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顶面与搅拌桶底面中部同轴转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设置有一对,且分别设置于进料口内壁顶部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片和第二搅拌片的数量均不少于20个,且第一搅拌片和第二搅拌片纵向交叉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片与搅拌轴的圆周方向呈倾斜布置,第一搅拌叶与搅拌轴的相交线沿着搅拌轴的轴向方向倾斜向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为中空结构,第一电机的底端中部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搅拌轴与往复丝杠套接,使得往复丝杠在第一电机的旋转驱动下能够带动搅拌轴上下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表面电镀有镀锌层,且弹簧最大回弹力为15N。(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通过在制备桶底端中部设置了搅拌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配合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桶逆时针转动产生离心力,第二搅拌片对原料充分搅拌,避免因原料未充分搅拌,而影响产出微生物菌剂的质量,在进料口处设置了一对防护机构,弹簧恢复原状并带动挡板以导杆为中点转动复位,以实现对进料口的遮挡,避免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进料口溅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第一搅拌片的倾斜设置和/或搅拌轴与往复丝杆的套接设置,使得搅拌过程中原料可以上下层翻动,搅拌效果更好。通过一对防护机构的设置,可实现在搅拌过程中进行加料而不会导致原料飞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元件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机构主视剖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制备桶-1、底座-2、进料口-3、出料管-4、第一电机-5、搅拌轴-6、第一搅拌片-7、控制按钮-8、电源线-9、搅拌机构-10、防护机构-11、搅拌桶-101、第二搅拌片-102、驱动元件-103、元件盒-1031、固定座-1032、第二电机-1033、第一转轴-1034、第一锥齿轮-1035、第二锥齿轮-1036、第二转轴-1037、挡板-111、导杆-112、弹簧-1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包括制备桶1、底座2、进料口3、出料管4、第一电机5、搅拌轴6、第一搅拌片7、控制按钮8、电源线9、搅拌机构10和防护机构11,制备桶1底部环绕固定有底座2,保证设备搅拌过程中的稳定性,制备桶1顶面左侧开设有进料口3,且制备桶1底部右侧出料口处与出料管4相连接,便于将搅拌后的原料取出,制备桶1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底端中部输出轴贯穿制备桶1与搅拌轴6同轴转动,且搅拌轴6外壁左右两侧纵向固定有第一搅拌片7,制备桶1顶面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8,且制备桶1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9,搅拌机构10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防护机构11设置于进料口3处,搅拌机构10由搅拌桶101、第二搅拌片102和驱动元件103组成,搅拌桶101嵌于制备桶1内,且搅拌桶101内壁左右两侧纵向焊接有第二搅拌片102,驱动元件103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驱动元件103由元件盒1031、固定座1032、第二电机1033、第一转轴1034、第一锥齿轮1035、第二锥齿轮1036和第二转轴1037组成,元件盒1031固定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且元件盒1031内右侧固定有固定座1032,第二电机1033设置于元件盒1031内左侧,且第二电机1033右侧中部减速器与第一转轴1034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1035设置于固定座1032内左侧,固定座1032内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36,且第二锥齿轮1036顶面中部与第二转轴1037底面转动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包括制备桶(1)、底座(2)、进料口(3)、出料管(4)、第一电机(5)、搅拌轴(6)、第一搅拌片(7)、控制按钮(8)和电源线(9),所述制备桶(1)底部环绕固定有底座(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10)和防护机构(11),所述搅拌机构(10)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所述防护机构(11)设置于进料口(3)处,所述搅拌机构(10)由搅拌桶(101)、第二搅拌片(102)和驱动元件(103)组成,所述搅拌桶(101)嵌于制备桶(1)内,且搅拌桶(101)内壁左右两侧纵向焊接有第二搅拌片(102),所述驱动元件(103)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所述驱动元件(103)由元件盒(1031)、固定座(1032)、第二电机(1033)、第一转轴(1034)、第一锥齿轮(1035)、第二锥齿轮(1036)和第二转轴(1037)组成,所述元件盒(1031)固定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且元件盒(1031)内右侧固定有固定座(1032),所述第二电机(1033)设置于元件盒(1031)内左侧,且第二电机(1033)右侧中部减速器与第一转轴(103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35)设置于固定座(1032)内左侧,所述固定座(1032)内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36),且第二锥齿轮(1036)顶面中部与第二转轴(1037)底面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包括制备桶(1)、底座(2)、进料口(3)、出料管(4)、第一电机(5)、搅拌轴(6)、第一搅拌片(7)、控制按钮(8)和电源线(9),所述制备桶(1)底部环绕固定有底座(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10)和防护机构(11),所述搅拌机构(10)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所述防护机构(11)设置于进料口(3)处,所述搅拌机构(10)由搅拌桶(101)、第二搅拌片(102)和驱动元件(103)组成,所述搅拌桶(101)嵌于制备桶(1)内,且搅拌桶(101)内壁左右两侧纵向焊接有第二搅拌片(102),所述驱动元件(103)设置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所述驱动元件(103)由元件盒(1031)、固定座(1032)、第二电机(1033)、第一转轴(1034)、第一锥齿轮(1035)、第二锥齿轮(1036)和第二转轴(1037)组成,所述元件盒(1031)固定于制备桶(1)底端中部,且元件盒(1031)内右侧固定有固定座(1032),所述第二电机(1033)设置于元件盒(1031)内左侧,且第二电机(1033)右侧中部减速器与第一转轴(103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35)设置于固定座(1032)内左侧,所述固定座(1032)内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36),且第二锥齿轮(1036)顶面中部与第二转轴(1037)底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桶(1)顶面左侧开设有进料口(3),且制备桶(1)底部右侧出料口处与出料管(4)相连接,所述制备桶(1)顶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底端中部输出轴贯穿制备桶(1)与搅拌轴(6)同轴转动,且搅拌轴(6)外壁左右两侧纵向固定有第一搅拌片(7),所述制备桶(1)顶面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8),且制备桶(1)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1)由挡板(111)、导杆(112)和弹簧(113)组成,所述挡板(111)设置于进料口(3)内壁左侧,且挡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利
申请(专利权)人:杨秀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