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52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声耦合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包括以下原料:薄荷、仙人掌、金银花、芦荟、板蓝根、玉米粉、小麦淀粉;制备方法包括:取薄荷、仙人掌、金银花、芦荟加水浸提得浸提液;取小麦淀粉经复合酶改性得改性淀粉;将制备的改性淀粉、玉米粉、板蓝根用文火炒至微焦,研磨成细粉与浸提液进行混合,精炼提取得凝胶制剂,得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选用原料全部为可食用原料,对人体无毒无害,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无损伤;并且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型耦合剂,适用的范围也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耦合剂
,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超声耦合剂是在超声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一种充填或涂敷于探头辐射面与人体表皮、粘膜之间,用以透射声波的超声中性媒质。超声耦合剂在超声诊断和治疗操作中起着决定优劣乃至成败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起着透声媒质的作用,还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在临床上所关心的也不仅仅是其声学特性,还有安全有效性目标,其中,有效性主要着眼于透声效果,安全性主要着眼于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及对交叉感染的预防。经食道超声主要是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它是将探头放置入患者的食道内进行扫查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利用食道与心脏的毗邻关系,探头离心脏更近,所以,经食道心脏超声的最大特点是在不需要开胸的条件下,能够让超声的检查探头离心脏最近,从而提高心脏检查的分辨率和准确率。主要用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成像困难,或者有关结构显示不清晰。由于经食道超声需要将探头放置入患者的食道内进行扫查,因此,提供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选用原料全部为可食用原料,对人体无毒无害,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对超声探头无腐蚀、无损伤;并且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型耦合剂,适用的范围也更广泛。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薄荷15-25份、仙人掌5-10份、金银花20-30份、芦荟12-15份、板蓝根30-50份、玉米粉30-50份、小麦淀粉10-20份。进一步地,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薄荷20份、仙人掌8份、金银花25份、芦荟13份、板蓝根40份、玉米粉40份、小麦淀粉1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薄荷、仙人掌、金银花、芦荟捣烂加水浸提过滤得浸提液;(2)取小麦淀粉,悬浮于磷酸缓冲溶液中得淀粉浆,至于温水中预热后加入复合酶溶液,恒温酶解后与无水乙醇混合使酶失活,产物离心洗涤,冷冻干燥、粉碎得改性淀粉;(3)将步骤(2)制备的改性淀粉、玉米粉、板蓝根用文火炒至微焦,研磨成细粉;(4)将步骤(3)制得的细粉与步骤(1)制得的浸提液进行混合,调节pH值为6.5-7.0,精炼提取得凝胶制剂,得所述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浸提包括以下步骤:①加入原料质量的5-10倍的水,加热至30-50℃,保温1-2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②滤渣再次加入5-10倍水,加热至沸腾,保温1-2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③合并步骤①和步骤②所得的滤液得浸提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磷酸缓冲溶液pH值为5.5-6.0,淀粉和磷酸缓冲溶液的混合比例为1g∶5mL,预热温度50℃,预热时间10min;复合酶溶液为α-淀粉酶和糖化酶以1U:3U的比例混合,酶解时间为5-8h。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所得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包装,包装规格3-5mL/袋,消毒灭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现有技术中在超声耦合剂中加入的水性凝胶材料,粘着性较强,在用于食道超声结束后,会有耦合剂附着在食道周围不易去除,在检查后给患者造成不适感,并极易引发过敏等症状,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声耦合剂中以小麦淀粉、玉米粉作为药物载体制备一种可溶性强的超声耦合剂,玉米粉具有润滑感好、无毒副作用、不刺激皮肤并且易清洗的优点,以其为原料作为超声耦合剂时,检查结束后经水冲洗即可去除,可以极大程度上减缓检查后耦合剂附着造成患者不适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玉米粉还与人体组织声速基本相等,可以确保超声波束形状不失真;(2)本专利技术将小麦淀粉在一定的温度下对淀粉颗粒进行水解得到的一种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的改性淀粉。表面有很多直径大约为1μm左右的小孔,颗粒内部形成中空结构,孔隙率可达到50%甚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颗粒强度。由于改性淀粉的中空孔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孔隙率,较低的堆积密度,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能够使各种原料中的中药成分的混合更加均匀稳定;本专利技术还将改性淀粉和玉米粉进行混合研磨,使其和玉米粉之间,超声耦合剂内部之间,以及超声耦合剂与皮肤表面接触更加紧密,两种媒质阻抗相差更小,使超声能量损失小,分辨力高,图像清晰。(3)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还有抗菌、抗病毒及解毒作用,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板蓝根与玉米粉共同作为载体材料,可进一步改善玉米粉的界面结构,增强耦合剂的润滑性。(4)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中,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还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以及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薄荷具有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对皮肤瘙痒具有抗过敏和止痒作用;仙人掌:味苦涩,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等功效。芦荟重富含的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金银花、薄荷、仙人掌、芦荟相结合,在起到极强的消毒杀菌功效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检查后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将薄荷、仙人掌、金银花、芦荟捣烂加水分低温和高温两次浸提制备浸提液可以极大程度上保护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避免直接高温浸提所导致的有效成分流失。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薄荷15-25份、仙人掌5-10份、金银花20-30份、芦荟12-15份、板蓝根30-50份、玉米粉30-50份、小麦淀粉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薄荷15-25份、仙人掌5-10份、金银花20-30份、芦荟12-15份、板蓝根30-50份、玉米粉30-50份、小麦淀粉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薄荷20份、仙人掌8份、金银花25份、芦荟13份、板蓝根40份、玉米粉40份、小麦淀粉15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可食用的食道超声耦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薄荷、仙人掌、金银花、芦荟捣烂加水浸提过滤得浸提液;
(2)取小麦淀粉,悬浮于磷酸缓冲溶液中得淀粉浆,置于温水中预热后加入复合酶溶液,恒温酶解后与无水乙醇混合使酶失活,产物离心洗涤,冷冻干燥、粉碎得改性淀粉;
(3)将步骤(2)制备的改性淀粉、玉米粉、板蓝根用文火炒至微焦,研磨成细粉;
(4)将步骤(3)制得的细粉与步骤(1)制得的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秀秀禹静唐国璋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