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45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铰接转轴、第二盖体、乳胶垫圈、弹性气囊垫圈、紫外消毒灯管、微型充气泵、半导体制冷片、小风扇、中控部;该装置利用半导体制冷片配合温控器营造低温,温度可控,保证低温抑菌的同时使用也更安全;该装置的头尾两端开口处分别连接乳胶垫圈和弹性气囊垫圈,弹性气囊垫圈充满气可紧密贴合患者皮肤,使位于装置内的创面处于密封环境,防止病菌进一步侵入,并且弹性气囊垫圈有益具有弹性,还可适应不同粗细的四肢;乳胶垫圈起到缓冲作用,四肢挤压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创伤护理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科常会遇到四肢受创造成创伤的患者,急救医生接到患者到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创面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病菌在创面的侵入,造成感染;所以在这个中医生一般会使用低温杀菌的保护装置将支肢体创面处保护起来;目前使用的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实现低温的方法大多采用注入冷却物质,但是随着冷却物质温度的升高,将不会起到营造低温环境的作用,并且冷却物质还需要经常更换,增加耗材成本;另外一种实现低温方法是利用水冷循环营造低温环境,但是水冷循环法需要在装置上设计液体储存装置,增加整个装置的重量,并且水冷循环的降温效果很慢且效果不佳;无论是利用冷却物质还是水冷方法制造低温环境,都无法实现对低温的控制,温度过低可能造成冻伤,温度不够又没有低温抑菌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该装置利用半导体制冷片配合温控器营造低温,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铰接转轴、第二盖体、乳胶垫圈、弹性气囊垫圈、紫外消毒灯管、微型充气泵、半导体制冷片、小风扇、中控部;/n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一条侧边通过铰接转轴连接;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两端开口处内侧壁上均连接乳胶垫圈,在乳胶垫圈上连接弹性气囊垫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内侧壁上各连接一根紫外消毒灯管;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内部各连接一个微型充气泵;第一盖体内部安装一块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着半导体制冷片在第一盖体内侧壁上开有一个开口槽,在开口槽上连接一个小风扇;第一盖体外侧壁上连接中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用四肢创伤低温无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铰接转轴、第二盖体、乳胶垫圈、弹性气囊垫圈、紫外消毒灯管、微型充气泵、半导体制冷片、小风扇、中控部;
所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一条侧边通过铰接转轴连接;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两端开口处内侧壁上均连接乳胶垫圈,在乳胶垫圈上连接弹性气囊垫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内侧壁上各连接一根紫外消毒灯管;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内部各连接一个微型充气泵;第一盖体内部安装一块半导体制冷片,对应着半导体制冷片在第一盖体内侧壁上开有一个开口槽,在开口槽上连接一个小风扇;第一盖体外侧壁上连接中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起庆彭皓李俊王英杰韦文林梁根诚李昇李静生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