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38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耦合器具有锥形波导,该锥形波导形成为从规定的开始位置起到信号放出端,波导宽度逐渐变窄。使第一耦合率与第二耦合率之差在预定的范围内。第一耦合率是在第一位置切断锥形波导的情况下,与具有与第一位置相同宽度的波导在固有模式下的耦合率。第二耦合率是在从第一位置起在放出端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切断锥形波导的情况下,与具有与第二位置相同宽度的波导在固有模式下的耦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用于光通信的光纤和集成光路连接起来的光耦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通信需要的扩大,利用适于大容量和长距离的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的光通信系统被广泛使用。作为DWDM系统的关键部分,象图16(平面图)所示的AWG(ArrayedWaveguide Grating)元件那样的波导型光学功能元件的需要正在增加。为了实现上述波导元件的低成本化和高功能化,元件尺寸的小型化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元件尺寸的小型化,使波导的纤芯(折射率n1)和包层(折射率n2)的折射率差Δn变大是有效的。当使折射率差Δn变大时,能将光很好地封闭在波导中,所以能减小弯曲波导的最小弯曲半径等各波导要素,从而能减小元件尺寸。但是,当增大Δn=(n12-n22)÷(n12+n22)时,光波导内的光波的束斑直径缩小,光纤的束斑直径变小,从而由于在连接部的束斑直径的不匹配而导致产生较大的耦合损耗。例如,在PLC(PlannarLightwave Circuit)型的波导器件中,采用直接对接连接(butt joint)法连接时,其连接损耗在Δ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耦合器,具有锥形波导,该锥形波导形成为从规定的开始位置起到信号放出端,波导宽度逐渐变窄,其特征在于,    使第一耦合率与第二耦合率之差在预定的范围内,上述第一耦合率是在第一位置切断上述锥形波导的情况下,与具有与上述第一位置相同宽度的波导的在固有模式下的耦合率,上述第二耦合率是在从上述第一位置起在上述放出端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切断上述锥形波导的情况下,与具有与上述第二位置相同宽度的波导的在固有模式下的耦合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耕一花田忠彦卖野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