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33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羟基羧酸类化合物选自式I、II、III和IV化合物,其异构体、水合物或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抑制真菌或卵菌附着胞形成的活性方面,效果显著,可用于稻瘟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等植物病害的预防,无明显药害、安全性好。与现有的防治稻瘟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等植物病害的化合物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具有预防效果好、环保、无毒、残留低、安全特点,由于这类化合物是已知并被广泛使用的化合物,原料易得,合成工艺成熟,环境毒理及影响研究透彻,因此,具有方便、易得、环保、安全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羟基羧酸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该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式I、II、III和IV所示的羟基羧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已知化合物,在化工、食品、医药、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某些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比如这类化合物中的代表性物质如式V中的化合物10-羟基-2-癸烯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将这类羟基羧酸类化合物用于植物病害如稻瘟病、炭疽病、霜霉病、疫霉病、灰霉病防治还未见报道。由植物丝状真核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约占植物病害的70~80%。一种作物上可发现几种甚至几十种真菌病害。丝状真核病原物包括卵菌类,如绵霉菌引起的水稻烂秧,腐霉菌引起的幼苗猝倒和瓜果腐烂,疫霉菌引起的烟草黑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丝状真核病原物还包括真菌,尤其是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如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囊壳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麦类赤霉病,黑星菌引起的苹果和梨的黑星病;担子菌门中锈菌引起的锈病,黑粉菌引起的黑粉病,半知菌类引起的稻瘟病、稻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羟基羧酸类化合物选自式I、II、III和IV化合物,其异构体、水合物或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羟基羧酸类化合物选自式I、II、III和IV化合物,其异构体、水合物或盐;



其中,n为0~50的整数,即化合物该部分为0~50个碳;m为1~30的整数,即化合物该部分为1~30个烯键;x为0~50的整数,即化合物该部分为0~50个碳;R为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杂芳基、杂芳氧基、烯基、炔基、羟基、氨基、氟、氯、溴、碘、硝基、亚硝基、羧基、酰基、氰基或糖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的链的一端为羟基同时另一端为羧基官能团,n为0~30,即化合物该部分为0~30个碳;m为1~16,即化合物该部分可为1~16个烯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的链的一端为羟基同时另一端为羧基官能团,n为0~30,即化合物该部分为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良张溪郭红超倪汉文窦道龙王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