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2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磁流变(MR)阻尼器活塞包括一个上芯(11),具有侧开口(113);一个下芯(12),具有下芯体(121)和从下芯体(121)向上突出的中心突出部(122);以及一个磁场发生器(13),与上述中心突出部(122)耦合,包括一个线圈(132)缠绕的主体(131A)、一个从主体(131A)上部沿径向延伸的环形上支座(131B)、一个从主体(131A)下部沿径向延伸的环形下支座(131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磁流变阻尼器活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MR)阻尼器活塞。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其中,用于产生磁场的活塞芯部的设计使其能够在磁流变阻尼器中分离,从而便于进行活塞装配以及线圈与引线之间的电气连接操作。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来自外界的振动,车辆或轨道的悬挂系统一般采用阻尼器,即减震器,洗衣机等产生振动的家用电器、建筑物、构筑物等也采用阻尼器。有各种类型的阻尼器,最近采用的是一种使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MR)阻尼器。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一个装有磁流变液的缸体和一个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上述活塞具有一个磁路,上述磁路利用控制信号产生磁场,并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以减少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第10-2012-0129580号韩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磁路结构,其中在铁磁芯上缠绕线圈来产生磁场。第10-1686113号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其采用在磁芯形成旁通孔的结构。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文件,作为构成磁路的磁性体,芯部配置为一个构件,引线与绕在芯部上的线圈的端部之间的连接空间有限,从而导致操作困难,由此降低了活塞的可装配性和生产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可装配性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磁路电气连接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通过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的内容,可以轻松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固有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流变(MR)阻尼器活塞,包括一个上芯11,具有侧开口113;一个下芯12,具有下芯体121和从下芯体121向上突出的中心突出部122;以及一个磁场发生器13,包括一个与上述中心突出部122耦合的绝缘体131,其中,上述绝缘体包括一个线圈132缠绕的主体131A、一个从主体131A上部沿径向延伸的环形上支座131B、一个从主体131A下部沿径向延伸的环形下支座131C。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在绝缘体131的上支座131B形成有线圈入口1311,线圈132的端部穿过线圈入口1311。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可进一步包括一个下线圈导向器1312,设置在线圈入口1311处,并从上支座131B向上突出;一个第一侧线圈导向器1313,设置在下线圈导向器1312的一侧;以及一个第二侧线圈导向器1314,设置在下线圈导向器1312的另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侧线圈导向器1313和第二侧线圈导向器1314上分别形成有第一端子插槽1313A和第二端子插槽1314A。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磁流变阻尼器活塞进一步包括一个线圈连接端子134,上述线圈连接端子134包括一个端子嵌件1341和一个引线连接器1342,其中,在上述端子嵌件1341形成有线圈压装槽1341A,线圈132的端部插入于线圈压装槽1341A,上述端子嵌件1341插入于第一端子插槽1313A和第二端子插槽1314A。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可装配性并便于磁路电气连接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芯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芯组件的分解底部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芯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芯组件所使用的绝缘体的透视图。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包括一个芯组件1、一个壳体2、一个上盖3和一个下盖4。芯组件1利用引线52提供的电源和控制信号产生磁场,以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芯组件1包括一个上芯11和一个下芯12。上述上芯11为磁性体。活塞杆5与上芯11耦合,使用O型圈等对耦合面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流体在其中流动。下芯12为具有下芯体121和中心突出部122结构的磁性体。中心突出部122中设置有向上突出的耦合突起部123。上述耦合突起部123插入于设置在上芯11下部的耦合槽115。线圈132缠绕的绝缘体131耦合到下芯12的中心突出部122。线圈132的端部与耦合到绝缘体131上部的线圈连接端子134电连接。引线52从外部导入下芯12,沿纵向穿过设置在活塞杆5中心的中心通道51,使引线52和线圈连接端子134彼此电连接。用覆盖件模具14围住缠绕线圈132的外周向表面。壳体2内设置有芯组件1。上盖3与壳体2上部耦合,下盖4与壳体2下部耦合。壳体2的内壁与芯组件1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为流体通道21。活塞杆5穿过上盖3的中心孔32,与上芯11的上突出部112的内部耦合。当在装有磁流变液的缸体(未示出)内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时,活塞利用外部振动上下移动。磁流变液流经流体通道21、31、41。这里,通过芯组件1产生的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粘度的增加或降低,由此可以减少振动。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的芯组件1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芯组件1的分解底部透视图。参考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的芯组件1包括一个上芯11、一个下芯12、一个磁场发生器13和一个覆盖件模具14。上述上芯11为磁性体,包括一个圆柱形上芯体111,一个从上芯体111向上突出的环形上突出部112,一个位于上芯体111下侧面上的开放形侧开口113,以及一个设置在上芯体111中心供引线52穿过的中心孔114。在侧开口113内部设置限位器113A,防止当覆盖件模具14采用插入注塑成型法成型时,将保护构件133引入到芯组件1的内部。上述下芯12为磁性体,包括一个圆柱形下芯体121,一个从下芯体121的中心向上突出的环形中心突出部122,以及一个从中心突出部122的上部向上突出的耦合突起部123。上述耦合突起部123插入于设置在上芯11下部的耦合槽115。上述磁场发生器13包括一个绝缘体131,线圈132沿径向绕在上述绝缘体131上。绝缘体131由绝缘材料制成。与线圈132的端部电连接的线圈连接端子134与绝缘体131的上部耦合。上述绝缘体131安装在下芯12的中心突出部122内。上述保护构件133沿径向设置在线圈连接端子134外部,并沿径向设置在侧开口113的开口部内,以保护线圈连接端子134。特别地,当覆盖件模具14采用插入注塑成型法成型时,上述保护构件133利用注塑用模具的压力,防止将注塑用模具或保护构件133引入上芯11、下芯12的内部。优选地,覆盖件模具14(即覆盖磁场发生器13外周面的部分)采用插入注塑成型法进行生产,使上芯11、下芯12和磁场发生器13相互耦合,然后进行塑料模具的注塑成型。如上所述,当保护构件133设置在侧开口113内的同时,在插入注塑成型后,可以防止注塑制品引入到上芯11、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个上芯(11),具有侧开口(113);/n一个下芯(12),具有下芯体(121)和从下芯体(121)向上突出的中心突出部(122);以及/n一个磁场发生器(13),包括与上述中心突出部(122)耦合的一个绝缘体(131);/n其中,上述绝缘体包括由线圈(132)缠绕的一个主体(131A)、从主体(131A)上部沿径向延伸的一个环形上支座(131B)、从主体(131A)下部沿径向延伸的一个环形下支座(131C)。/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703 KR 10-2018-00768441.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上芯(11),具有侧开口(113);
一个下芯(12),具有下芯体(121)和从下芯体(121)向上突出的中心突出部(122);以及
一个磁场发生器(13),包括与上述中心突出部(122)耦合的一个绝缘体(131);
其中,上述绝缘体包括由线圈(132)缠绕的一个主体(131A)、从主体(131A)上部沿径向延伸的一个环形上支座(131B)、从主体(131A)下部沿径向延伸的一个环形下支座(131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其特征在于,在绝缘体(131)的上支座(131B)形成有线圈入口(1311),上述线圈(132)的端部穿过线圈入口(1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贞喆李知敃任孝彬朴判国
申请(专利权)人:纽摩泰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