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光学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一光学装置,如一镜头或者一光学保护罩等。举例地,所述光学装置被应用于一车辆,其中所述镜头如车载镜头、摄影镜头、雷达镜头或者激光镜头等等,其中所述镜头一般包括至少一枚镜片,其中所述镜片按照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玻璃镜片、树脂镜片或者PC镜片等,其中所述光学保护罩如所述车辆的前车灯罩或者侧转向灯罩等等。众所周知,当所述镜头所处的环境内外温差较大或冷热交替,或者处于冬天冰冻环境时,所述镜头的近物侧的所述镜片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会产生雾或霜等水分,从而影响所述镜片的透明度,导致所述镜头成像不清晰。目前现有的具备除雾功能的一光学镜头中,所述光学镜头采用电热丝加热所述镜片,其中所述电热丝被埋入所述镜片的侧边缘,其中所述电热丝在所述镜片的两侧分别通过正负极导线接入电源的正负极从而实现电热丝产热。所述电热丝具有与正负极导线连接的引脚,其中所述电热丝的引脚通常被布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镜筒壁上或者镜筒腔内的相对固定位置。由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凑,传统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镜片;/n一镜筒,其中所述镜筒具有一安装腔,其中所述镜片被安装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安装腔;以及/n至少一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可通电产热地接触布置于近物侧的所述镜片的表面以加热所述镜片,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引脚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一非通光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镜片;
一镜筒,其中所述镜筒具有一安装腔,其中所述镜片被安装于所述镜筒的所述安装腔;以及
至少一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可通电产热地接触布置于近物侧的所述镜片的表面以加热所述镜片,其中所述加热元件的引脚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一非通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加热元件和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至少二第一引脚,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具备透光性,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一通光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二第一引脚被相互分离地设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非通光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引脚被以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均匀加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非通光区域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脚被实施为选自一组:弧形结构、点状结构以及弧形结构和点状结构的组合中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脚被设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非通光区域的位置选自一组:上侧位置、中部位置以及下侧位置中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进一步地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非通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第一加热元件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通光区域的选自一组:内表面、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和外表面中的其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被实施为ITO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加热元件和至少二第二引脚,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被布置于所述镜片的所述非通光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二第二引脚被相互分离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被覆盖于所述非通光区域的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被覆盖于所述非通光区域的全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引脚以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均匀发热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元件具有多个环列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电阻值被预设。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虎钧,刘荣伟,叶裕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