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PET薄膜;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屏幕的消冰除雾产品的
,具体为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技术介绍
在户外温湿度的环境变化条件下,带有玻璃部件的产品或电子设备会出现起雾、结冰等现象;会影响拍摄和视觉的识别效果,严重者会导致驾驶失灵、拍照失灵、坠落等安全事故。目前,行业内对于带有红外线滤光、玻璃制品部件的设备或产品通常会采用增加除霜电路、开通气孔、充氮气、增加风扇、放干燥剂等方式;对于设备外部则通常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或者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这些方法有些效果都不大理想,除霜电路能耗大,增加使用成本;开气孔则要增加防水防尘装置且无法避免湿气的进入;充氮气则对设备密封效果要求太高;风扇和干燥剂则除雾效果太慢,且不能消冰;使用雨刷不但影响监视效果,还大大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冰除雾效果好的消冰除雾薄膜。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PET薄膜;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通过压模压印形成。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S1、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一层所述压印光学胶;S2、通过压模使所述压印光学胶压印成型;S3、在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刮涂纳米银墨水;S4、通过烧结使纳米银墨水固化成型并形成纳米银;S5、在所述PET薄膜边缘浇筑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使之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S6、在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上加入导线;S7、对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烧结工艺对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烧结的温度80℃-120℃之间,烧结时间1-2小时。上述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薄膜,加热功率只有1.5W时就能达到消冰防雾效果,虽然功率低,但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能迅速加热玻璃部品,使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的冰迅速融解蒸发,雾气快速消散;而且,透光率高达90%以上,小于0.1欧方阻,超高的透光率不会影响监控效果,保持高清晰度;薄膜柔性高,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消冰除雾薄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消冰除雾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PET薄膜100;压印光学胶200,安装在所述PET薄膜100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200上具有凹槽210;凹槽21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由压模压印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0的数量为5个。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210并固化形成纳米银300;导电银浆400,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300电性连接;导电银浆400分别对称浇筑在整个薄膜的两端,沿着压印光学胶200的边缘一直延伸到纳米银300上;导线500,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400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400电性连接。使用两根导线500分别安装在导电银浆400上再进行固化。导线500的另两端与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500为铜导线。在进行安装时,将薄膜PET薄膜100的一面或者压印光学胶200的一面,通过光学胶600安装在智能设备的玻璃700上,在接通直流电源后,导线500将电能通过导电银浆400传送到纳米银300上,薄膜上的纳米银300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可以理解的是,薄膜的加热温度只是略高于零度,所以本申请的薄膜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损坏,薄膜的耐高温能力可以达到85℃,在不超过85℃的情况下,薄膜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这样,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300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100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PET薄膜100是一种基材,可以根据应用场合不同,能实现的功能也不同,选择面分为两种,第一种PET薄膜100是透明的主要应用在常规的车窗玻璃、监控摄像头等领域;第二种是非透明的,表面颜色一般是白色、黑色、深红色或咖啡色等,通常选择PC(聚碳酸酯)可以透红外光,穿透抗干扰能力强,对可见光、强光的具有屏蔽性,主要应用在红外窗口、红外摄像、红外触控、红外监控、红外热成像、红外感应、智能家居机器人、安防等领域。根据不用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使用透明的或者不透明的PET薄膜100,在不透明的PET薄膜100选择不同颜色的进行使用。使本申请的消冰除雾薄膜适用性更加广泛。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S1、在所述PET薄膜100上涂覆一层所述压印光学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PET薄膜;/n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n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n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n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PET薄膜;
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
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
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冰除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水,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