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8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以及电机,绝缘保护结构包括:开设固定孔的铁芯,铁芯上绕卷有多相绕组,每相绕组具有线头和线尾,每个线头与对应的电源线连接形成接头;线尾插线柱,插设在固定孔中用于插入线尾;接头插套,一体成型且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槽中。本申请通过设置线尾插线柱和接头插套,在完成绕组接线后将各相绕组的线尾统一插入到线尾插线柱上进行绝缘保护,将多个接头插套同时对应的插槽中进行绝缘保护,这样就无需在绕组线尾和接头处套入线套并通过扎带进行捆绑,大幅度提高了电机组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以及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以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的绕组接线方式有多种,星形接法其中的一种接线方法,具体是把三相电源三个绕组的末端、X、Y、Z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公共点O,从始端A、B、C引出三条端线。是由频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个正弦电源以一定方式连接向外供电的系统。电机完成星形接线后,会通过线套将三个绕组的末端以及端线进行套合包裹,然后通过扎带将线套捆绑到铁芯上,线套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但是通过线套和扎带捆绑的方式对绕组的末端以及端线进行绝缘保护过程繁琐,导致电机的组装效率低,不利于电机的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以及电机,以解决现有的电机对绕组的接头和线尾进行包裹保护时工序复杂繁琐,效率低,影响电机组装效率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固定孔的铁芯,铁芯上绕卷有多相绕组,每相绕组具有线头和线尾,每个线头与对应的电源线连接形成接头;线尾插线柱,插设在固定孔中用于插入线尾;接头插套,一体成型且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槽中。本申请通过设置线尾插线柱和接头插套,在完成绕组接线后将各相绕组的线尾统一插入到线尾插线柱上进行绝缘保护,将绕组的线头和对应电源线连接形成的多个接头同时插入接头插套对应的插槽中进行绝缘保护,这样就无需在绕组线尾和接头处套入线套并通过扎带进行捆绑的繁琐过程,大幅度提高了电机组装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尾插线柱的上端沿径向延伸形成横截面积大于固定孔孔径的抵接部,抵接部可以防止线尾插线柱全部嵌入到固定孔中,导致无法取出线尾插线柱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捆绑件,用于将接头插套以及插入到接头插套中的接头同时捆绑到铁芯上,避免接头插套脱落,提高接头插套的稳固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头插套的插槽呈口径渐缩的锥形结构,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接头插入到接头插套中,另一方面插槽的侧壁可以压紧接头,避免接头插套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的腔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多个防滑齿纹,设置防滑齿纹后,接头插套摩擦力增大,可以更牢固的插设在接头处,避免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尾插线柱的插线腔端口呈口径渐缩的锥形结构,插线腔端口可以更容易的将线导入到线插线腔内,插线时线尾无需精准对准插线腔的端口,提高了插线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插线腔的端口边缘处形成弧形倒角,在插线腔的端口边缘设置弧形倒角不仅可以顺畅的将线尾导入到插线腔中,并且还可以避免插线腔的端口处产生毛刺损伤线尾。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具有上述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电机的各相绕组完成接线后将各相绕组的线尾同时插入到线尾插线柱并且将接头插套插入到接头中即可实现绕组线尾和接头的绝缘保护,组装效率大幅度高,并且线尾插线柱和接头插套可以稳固的与线头和接头连接,提高了绝缘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安装在铁芯上的组装图;图2是本技术的接头插入到接头插套插中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线尾插入到线尾插线柱中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接头插套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接头插套插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线尾插线柱的剖面意图。附图标记:1:铁芯;2:线尾插线柱;201:倒角;202:插线腔;3:接头插套;301:插槽;4:绕组;401:线头;402:线尾;5:电源线;6:捆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包括:铁芯1,铁芯1上开设固定孔,铁芯1上绕卷有多相绕组4,每相绕组4具有线头401和线尾402,具体的,每个线头401与一条对应的电源线5连接形成接头,线尾402通过焊锡焊接为一体;线尾插线柱2,内部形成插线腔202,线尾插线柱2插设到固定孔中用于供各相绕组4的多条线尾402插入;接头插套3,具有多个一体成型并且相互独立的多个插槽301,分别插入到多个接头处,相互独立的插槽301可以避免各相绕组4的接头接触导通导致电机烧坏。具体的,本申请的电机采用星形接线法对绕组4进行绕线,绕组4一共形成3个线头401和3个线尾402,3个线头401通过焊接与U、V、W电源线连接并且形成3个接头,3条线尾402焊接为一体。对绕组4的线端进行绝缘保护时,直接将焊接好的3条线尾402插入到线尾插线柱2中,将3个接头分别插入到3个插槽301中。具体的,线尾插线柱2和接头插套3都采用绝缘材质制成,例如PVC软胶,这样,当线头401和接头插入线尾插线柱2和接头插套3后可以起到一个绝缘保护的效果,避免发生漏电情况。优选的,本申请在线尾插线柱2的上端形成抵接部,抵接部沿径向延伸,抵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固定孔孔径,这样线尾插线柱2就不会全部嵌入到固定孔中,方便作业人员取装线尾插线柱2。优选的,本申请还设置了:捆绑件6,捆绑件6具体可以是捆绑带,捆绑件6能够将接头插套3以及接头同时捆绑到铁芯1上,避免接头插套3脱落,提高了插头的插设的稳定性。具体的,接头插套3的插槽301为圆柱形结构,接头插套3口径大小L4为0.5-1.5mm,槽深L3为2-6mm,优化了插槽301的口径和槽深,接头插入后更稳定牢固,避免接头容易从插槽301中脱出的问题。优选的,接头插套3的插槽301呈口径渐缩的锥形结构,这样接头处更容易插入到插槽301中,无需精确对准,并且插槽301的侧壁可以给接头一个压紧的力,接头插套3与接头连接更紧固,可以避免接头插套3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301的腔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多个防滑齿纹,具体的,防滑齿纹可以是凸纹,也可以是凹槽,设置防滑齿纹后,接头插套3的摩擦力增大,插设接头后与接头连接更牢固,进一步避免接头插套3脱落。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线尾插线柱2的插线腔202端口设置成呈开口渐缩的结构,这样线尾402更容易插入到插线腔202中,线尾402无需精确对准插线腔202,提高了插线的效率。优选的,插线腔202端口形成的最大开口角度为30度。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插线腔202的端口边缘处形成弧形倒角201,在插线腔202的端口边缘设置弧形倒角201不仅可以顺畅的将线头401导入到插线腔202中,并且还可以避免插线腔202的端口处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设固定孔的铁芯(1),所述铁芯(1)上绕卷有多相绕组(4),每相绕组(4)具有线头(401)和线尾(402),每个所述线头(401)与对应的电源线(5)连接形成接头;/n线尾插线柱(2),插设在所述固定孔中用于插入所述线尾(402);/n接头插套(3),一体成型且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301),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槽(30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固定孔的铁芯(1),所述铁芯(1)上绕卷有多相绕组(4),每相绕组(4)具有线头(401)和线尾(402),每个所述线头(401)与对应的电源线(5)连接形成接头;
线尾插线柱(2),插设在所述固定孔中用于插入所述线尾(402);
接头插套(3),一体成型且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插槽(301),接头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插槽(30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尾插线柱(2)的上端沿径向延伸形成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固定孔孔径的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线端绝缘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捆绑件(6),用于将所述接头插套(3)捆绑到所述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见阳田军高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精久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