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路、控制盒以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86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控制盒以及灯具,该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恒流充电电路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采用控制电路获取可充电电池的规格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充电参数发送至相应的恒流充电电路,以通过恒流充电电路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由此实现了自动识别不同规格的可充电电池的效果,并且满足了多通道同时为不同规格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形,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充电技术存在着无法满足同时为不同规格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路、控制盒以及灯具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控制盒以及灯具。
技术介绍
由于锂电池具备充放电功能,因此锂电池充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锂电池充电系统普遍存在兼容电压范围窄,且不具有单个系统能同时为不同规格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无法满足对电池使用需求复杂的应用场景。因此,现有的锂电池充电技术存在着无法满足同时为不同规格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控制盒以及灯具,旨在解决现有的锂电池充电技术存在着无法满足同时为不同规格的锂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所述恒流充电电路用于与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和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电性连接并获取其相应的规格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恒流充电电路,以通过恒流充电电路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上述充电电路相对传统的方案使用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自动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102),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用于与可充电电池(103)电性连接;和/n控制电路(101),分别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1)还用于与所述可充电电池(103)电性连接并获取其相应的规格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以通过恒流充电电路(102)对所述可充电电池(103)进行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102),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用于与可充电电池(103)电性连接;和
控制电路(101),分别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1)还用于与所述可充电电池(103)电性连接并获取其相应的规格信息,并配置相应的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以通过恒流充电电路(102)对所述可充电电池(103)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包括恒流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
所述恒流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的受控管脚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恒流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的驱动管脚接所述可充电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01)包括主控芯片(U2);
所述主控芯片(U2)具有采集管脚和使能管脚,所述采集管脚与所述可充电电池(103)连接,用于获取其相应的规格信息,所述使能管脚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连接,用于发送所述充电参数至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恒流充电电路(102)为多个恒流充电电路时,
所述采集管脚为多个,多个所述使能管脚为多个;
其中,一个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与一个所述使能管脚连接,一个所述可充电电池(103)与一个所述采集管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多个开关芯片(104);
各所述开关芯片(104)分别与各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开关芯片(104)的输入管脚共接并与所述控制电路(101)连接,所述开关芯片(104)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101)输出的开关信号时进行导通,以指示相应的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工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充电电路(102)包括:
驱动子电路(1021),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101)输出的使能信号后,输出驱动信号;
限流子电路(1022),与所述驱动子电路(1021)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充电参数转换为对应的充电信号,以对所述可充电电池(103)进行恒流充电;以及
开关子电路(1023),与所述驱动子电路(1021)及所述限流子电路(1022)连接,被配置为仅接收到所述驱动信号时进行导通,否则关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子电路(1022)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三开关管(Q3)、第五开关管(Q5)、第八开关管(Q8)以及第九开关管(Q9);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Q9)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八开关管(Q8)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八开关管(Q8)的输入端接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Q9)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九开关管(Q9)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接所述驱动子电路(10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周向军谢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