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固定有拉杆,拉杆通过套筒与压紧件活动连接,拉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套筒上方;该地线夹在弹簧舒张状态下使压紧件与底座相抵,拉起压紧件并放置工件后,通过弹簧压缩时对压紧件的推力来固定待夹焊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压紧易刮损待夹焊工件表面、装夹不牢固和调整操作繁琐、装拆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
技术介绍
焊机的焊接操作都需要有可靠的工作接地,传统的舌型压紧式接地线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然而,该接地线因其自身结构原因环境适用性差,连接不稳固且通用性不强,容易使待夹焊工件从线夹滑脱,加大了检修人员的作业风险。中国专利CN204195041U于2015年03月11日公开了一种电焊接地夹,包括可以沿着尺杆移动的活动部件,根据工件的大小而调节活动部件的位置,并通过旋紧部件固定所述的活动部件,已到达固定工件的目的,该技术增强了接地夹的安全可靠性,但是通过旋转活动部件以达到固定的目的,在旋转时接触面会造成对工件表面的刮损。中国专利CN210224327U于2020年03月31日公开了一种地线夹结构,设置限位杆来调整夹板相对夹座的距离,并转动螺栓,使螺栓的端部压于夹板并使其与夹座相抵,从而将待夹持的管件固定夹持于夹板与夹座之间,最终完成焊接接地操作。该技术虽然提高了夹持的强度和稳定性,但是固定和拆卸工件时需要多次调整限位杆和螺栓,操作相对复杂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地线夹不仅能装夹牢固稳定、不会刮损夹持的工件,还能做到拆装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该地线夹在弹簧舒张状态下使压紧件与底座相抵,拉起压紧件并放置工件后,通过弹簧压缩时对压紧件的推力来固定待夹焊工件,工件装夹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不损伤待夹焊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压紧易刮损待夹焊工件表面、装夹不牢固和调整操作繁琐、装拆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套筒与压紧件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套筒上方,所述拉杆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弹簧在舒张状态下,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底座相抵。套筒可以沿着拉杆上下移动,方便待夹焊工件置入底座和压紧件之间,弹簧收缩时对压紧件施加向下的推力以固定待夹焊工件,装夹简单固定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包括通孔和连杆,所属连杆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压块。所述连杆和所述拉杆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所述压块所在平面与所述底座所在平面相对平行。压块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杆的横截面积,待夹焊工件置于压块和底座之间,夹持面积大,夹持强度高。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拉杆的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坑纹,其坑纹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并与底座上方的压块相对。坑纹增大了夹持面与待夹焊工件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把手为Y型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并旋转连杆,以调节连杆底部与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具有内螺纹,所述连杆具有外螺纹,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拆卸,实现了易损件可拆卸与可更换,提高了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之间通过横梁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为六边形柱体,所述套筒为环状柱体,所述套筒的内环横截面为六边形;所属套筒的内环和所述拉杆的外壁活动贴合;这样的设置可在实现套筒沿拉杆上下活动的同时,避免套筒的自转,保证地线夹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固定帽;所述拉杆通过所述固定帽与地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地线夹在弹簧舒张状态下使压紧件与底座相抵,拉起压紧件并放置工件后,通过弹簧压缩时对压紧件的推力来固定待夹焊工件,避免拆装时反复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件装夹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不损伤待夹焊工件。2、通孔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拆卸,实现了易损件可拆卸与可更换,提高了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的利用率。3、旋转把手设置为Y型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并旋转连杆,以调节连杆底部与底座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使用简便。4、通过在连杆底部设置压块,且压块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杆的横截面积,增大了压紧件与工件的夹持面积,提高了夹持的强度。5、底座相对压块的一侧上表面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坑纹,增大了夹持面与待夹焊工件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待夹焊工件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夹持工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的底板坑纹示意图;图中:1、底座;2、拉杆;3、套筒;4、弹簧;5、固定帽;6、横梁;7、旋转把手;8、连杆;9、通孔;10、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固定有拉杆2,拉杆2通过套筒3与压紧件活动连接,拉杆2上活动套设有弹簧4,弹簧4位于套筒3上方;拉杆2的外壁与套筒3的内壁活动贴合;弹簧4在舒张状态下,压紧件与底座1相抵。如图2所示,套筒3可以沿着拉杆2上下移动,方便待夹焊工件置入底座1和压紧件之间,弹簧4收缩时对压紧件施加向下的推力以固定待夹焊工件,装夹简单固定效果好。进一步地,压紧件包括通孔9和连杆8,所属连杆8套设在通孔9内,连杆8的底部固定有压块10。连杆8和拉杆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底座1所在平面,压块10所在平面与底座1所在平面相对平行。压块的横截面积大于连杆的横截面积,待夹焊工件置于压块10和底座1之间,夹持面积大,夹持强度高。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底座1远离拉杆2的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坑纹,其坑纹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并与底座1上方的压块10相对。坑纹增大了夹持面与待夹焊工件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地,连杆8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7。进一步地,旋转把手7为Y型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并旋转连杆8,以调节连杆8底部与底座1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通孔9具有内螺纹,连杆8具有外螺纹,通孔9与连杆8螺纹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拆卸,实现了易损件可拆卸与可更换,提高了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的利用率。进一步地,通孔9与套筒3之间通过横梁6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拉杆2为六边形柱体,套筒3为环状柱体,套筒3的内环横截面为六边形;所属套筒3的内环和拉杆2的外壁活动贴合;这样的设置可在实现套筒3沿拉杆2上下活动的同时,避免套筒3的自转,保证地线夹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拉杆2的顶部设有固定帽5;拉杆2通过固定帽5与地线连接。实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套筒与压紧件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套筒上方,所述拉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弹簧在舒张状态下,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底座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通过套筒与压紧件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上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套筒上方,所述拉杆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弹簧在舒张状态下,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底座相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通孔和连杆,所属连杆套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有压块。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拉杆的一侧的上表面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坑纹。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保护焊、栓钉焊用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顶部设有旋转把手。
5.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元,程登,张发荣,刘伟新,夏远炎,史华军,卢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