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71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模块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二极管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封装于绝缘体内的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在第一端子上,二极管芯片的第一极与第一端子连接,二极管芯片的第二极通过跳线与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连接;关键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的正、背两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二极管可以在保持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内部二极管芯片的数量,从而提高承载电流,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便于布置,有利于降低接线盒、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二极管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应用
,具体涉及到一种模块二极管。
技术介绍
模块二极管是由功率二极管芯片按照应用要求复合连接成的单一封装组件,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等场合中,其结构一般如下: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及封装于绝缘体内的二极管芯片,其中二极管芯片焊接在正极端子上,二极管芯片的正极端与正极端子连接,负极端子通过跳线与负极端子连接。如图1所示,为了增大电流,有时会在内部以并排方式封装两颗以上的二极管芯片(1),且所有的二极管芯片(1)均位于正极端子的同一面上,这会造成模块二极管的外形增大,并使相应配合的接线盒会同样加大,从而给所匹配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带来成本上的增加和布置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模块二极管。本技术的模块二极管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封装于绝缘体内的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在第一端子上,二极管芯片的第一极与第一端子连接,二极管芯片的第二极通过跳线与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连接;关键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的正、背两面上。上述的模块二极管中,在第一端子的正、背两面上均设置了二极管芯片,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不增大第一端子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二极管芯片的数量,提高了模块二极管承载电流的能力,并使得模块二极管更易于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均设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条形通孔,太阳能电池汇流条穿过条形通孔后焊接于相应的端子上,从而让二极管芯片与电池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所有定位孔的连线形成非对称图形。上述定位孔可与接线盒底座的对应定位机构(例如说凸柱等)匹配,不仅可以保证模块二极管的定位准确,而且还可以防止模块二极管的正、负极装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端部均设有辅助通孔,所述绝缘体覆盖于辅助通孔上。在绝缘体的封装过程中,辅助通孔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并使得端子正背两面的绝缘体能够通过该辅助通孔连通,提高绝缘体的封装强度。本技术的模块二极管可以在保持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内部二极管芯片的数量,从而提高承载电流,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便于布置,有利于降低接线盒、太阳能电池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模块二极管的整体结构轴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模块二极管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模块二极管的背面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示:1、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绝缘体;4、二极管芯片;5、条形通孔;6、定位孔;7、辅助通孔;8、跳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模块二极管。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二极管包括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及封装于绝缘体3内的二极管芯片4,所述二极管芯片4焊接在第一端子1上,二极管芯片4的第一极与第一端子1连接,二极管芯片4的第二极通过跳线8与第二端子2连接;所述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固定连接;关键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4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端子1的正面和背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为正极端子,而第二端子2为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4的第一极为正极,第二极为负极。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在靠近绝缘体3的一侧均设有用于连接汇流条的条形通孔5,太阳能电池汇流条穿过条形通孔5后焊接于相应的端子上,从而让二极管芯片4与电池电连接。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上各设有两个定位孔6,所述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的所有定位孔6的连线形成非对称图形,在本实施例里面具体为梯形,当然,上述定位孔6的连线还可以为其他图形,只要是非对称图形即可。上述定位孔6可与接线盒底座的对应定位机构(例如说凸柱等)匹配,不仅可以保证模块二极管的定位准确,而且还可以防止模块二极管的正、负极装反。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的端部各设有两个圆形的辅助通孔7,所述绝缘体3覆盖于辅助通孔7上。在绝缘体3的封装过程中,辅助通孔7可以起到透气的作用,并使得端子正背两面的绝缘体3能够通过该辅助通孔7连通,提高绝缘体3的封装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体3为“工”字形结构,两端与对应的端子相固定,绝缘体3的两端避开上述条形通孔5,并延伸至端子的中部区域,以增加绝缘体3与端子的连接面积及强度,避免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变形及应力损伤二极管芯片4。端子两端的铆线区域(外接电缆区域)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选择做成“平面”或“U”形铆杯,便于电缆导体与端子电阻焊接(“平面”)或机械铆接(“U”形铆杯)。上述的模块二极管中,在第一端子1的正、背两面上均设置了二极管芯片4,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不增大第一端子1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二极管芯片4的数量,提高了模块二极管承载电流的能力,并使得模块二极管更易于布置。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二极管,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封装于绝缘体内的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在第一端子上,二极管芯片的第一极与第一端子连接,二极管芯片的第二极通过跳线与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的正、背两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二极管,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封装于绝缘体内的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在第一端子上,二极管芯片的第一极与第一端子连接,二极管芯片的第二极通过跳线与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有多个,且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的正、背两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周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