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70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像素隔离结构,设置于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像素隔离结构将驱动基板的表面区域分隔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像素区域,且像素隔离结构中具有贯穿至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导电通道,至少部分设置于导电通孔中;光转换层,设置于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以及发光器件,设置于光转换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导电通道分别与发光器件和驱动基板连接,且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朝向光转换层。本申请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仅采用一个基板,无需通过封装胶形成连接两个基板的边框,满足无边框产品需求,且产品更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microLED与量子点(quantumdots)相结合以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设计,在microLED与量子点结合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先将microLED巨转到TFT基板上,然后将量子点层和彩膜做在另一块基板上,然后将两块基板对盒。然而,上述对盒工艺中通常是采用密封胶在两个基板的外周形成胶框,受到密封胶(Sealant)的工艺限制,难以实现显示面板的无边框工艺。若将量子点材料直接做在TFT基板上,由于后续的彩膜工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会造成量子点材料衰退,从而限制了直接将子点材料做在TFT基板上,导致无法实现产品轻薄化(只需一块基板),且无法实现窄边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无法实现无边框化的问题。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其的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基板;像素隔离结构,设置于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像素隔离结构将驱动基板的表面区域分隔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像素区域,且像素隔离结构中具有贯穿至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导电通道,至少部分设置于导电通孔中;光转换层,设置于至少一个子像素区域中;以及发光器件,设置于光转换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导电通道分别与发光器件和驱动基板连接,且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朝向光转换层。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显示面板,通过使像素隔离结构设置于驱动基板上,光转换层设置于子像素区域中,像素隔离结构具有贯穿至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导电通道设置于该导电通孔中,从而能够使发光器件通过该导电通道设置于光转换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进而实现了发光器件、光转换层和发光器件在同一基板上的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发光器件和光转换层需要设置于不同基板上再对盒的方式,本申请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仅采用一个基板,无需通过封装胶形成连接两个基板的边框,满足无边框产品需求,且产品更轻薄。可选地,光转换层设置于多个子像素区域中,各子像素区域中光转换层的出射光颜色不完全相同。通过合理调整不同子像素区域中光转换层的出射光颜色,能够使显示面板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可选地,发光器件与子像素区域一一对应,各发光器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设置有一对导电通孔,各对导电通孔中的一个导电通孔与第一电极相连、另一个导电通孔与第二电极相连。可选地,像素隔离结构的线宽为H1,导电通孔的最小线宽为H2,H1≥2H2。通过优化像素隔离结构与导电通孔的线宽,能够保证位于相邻各导电通孔中的导电通道不会在像素隔离结构上连接而导致短路。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吸光层,第一吸光层设置于相邻各发光器件之间。上述第一吸光层能够避免相邻发光器件之间混色。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滤光层,滤光层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子像素区域中,滤光层设置于光转换层与驱动基板之间。滤光层的作用是将位于同一子像素区域中光转换层的出射光滤出,若子像素区域中未设置光转换层,则直接将来自发光器件的出射光滤出。可选地,光转换层为量子点层。由于形成滤光层的彩膜工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若先将量子点材料做在驱动基板上,再将滤光层做在量子点层上,会造成量子点材料衰退,从而限制了直接将量子点材料做在驱动基板上,导致无法实现产品轻薄化(只需一块基板),而本申请通过设置导电通道,使发光器件能够设置于光转换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从而可以先将滤光层设置于驱动基板上,然后再将量子点层设置在滤光层上,避免了高温工艺对量子点材料的影响。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型光学膜片,设置于驱动基板远离像素隔离结构的一侧,用于过滤从所述反射型光学膜片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入射的光。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层,设置于发光器件远离光转换层的一侧;或者,第二吸光层,设置于发光器件远离光转换层的一侧。上述反射层能够将来自发光器件的出射光反射至子像素区域中,从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射光利用率,使更多地出射光能够被光转换层激发,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而通过设置上述第二吸光层能够避免来自显示面板的非出光面的杂光。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如前,由于上述显示面板中发光器件能够通过导电通道设置于光转换层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实现了发光器件、光转换层和发光器件在同一基板上的设置,使得显示面板可以仅采用一个基板,无需通过封装胶形成连接两个基板的边框,满足无边框产品需求,进而使得具有其的显示装置更轻薄。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在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在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像素隔离结构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像素隔离结构中具有贯穿至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图4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子像素区域中形成滤光层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多个子像素区域中形成覆盖滤光层的光转换层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在图5所示的导电通孔中形成导电通道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在图6所示的像素隔离结构上形成与导电通道连接的发光器件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在图7所示的相邻发光器件之间形成第一吸光层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在图8所示的驱动基板远离发光器件的一侧设置偏振片和1/4波片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在图9所示的发光器件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设置反射层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示出了在图10所示的发光器件远离驱动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吸光层后的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驱动基板;20-像素隔离结构;210-导电通孔;30-导电通道;40-发光器件;410-第一电极;420-第二电极;50-光转换层;60-第一吸光层;70-滤光层;80-偏振片;90-1/4波片;100-反射层;110-第二吸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在microLED与量子点结合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先将microLED巨转到TFT基板上,然后将量子点层和彩膜做在另一块基板上,然后将两块基板对盒,然而上述对盒工艺中通常是采用密封胶在两个基板的外周形成胶框,受到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基板;/n像素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像素隔离结构将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区域分隔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像素区域,且所述像素隔离结构中具有贯穿至所述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n导电通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导电通孔中;/n光转换层,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中;以及/n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导电通道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驱动基板连接,且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光转换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基板;
像素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像素隔离结构将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区域分隔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子像素区域,且所述像素隔离结构中具有贯穿至所述驱动基板的导电通孔;
导电通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导电通孔中;
光转换层,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中;以及
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所述导电通道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驱动基板连接,且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光转换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设置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中,各所述子像素区域中所述光转换层的出射光颜色不完全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子像素区域一一对应,各所述发光器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且各所述发光器件一一对应设置有一对所述导电通道,各对所述导电通道中的一个导电通道与所述第一电极相连、另一个导电通道与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隔离结构的线宽为H1,所述导电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龙刘政明龚立伟王磊磊刘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