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鹏专利>正文

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650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驱动框,所述驱动框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所述第一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螺块的一侧贯穿驱动框并固定连接有卡紧圈,所述驱动框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框、卡紧圈、连接杆、减速电机、第一螺块、对拉螺杆、驱动盘、第二螺块、活动爪、固定爪和驱动螺杆,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不具备使用省力的功能,工作人员手动对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进度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具体为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对接,现有市场上的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不具备使用省力的功能,工作人员手动对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进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具备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不具备使用省力的功能,工作人员手动对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驱动框,所述驱动框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所述第一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螺块的一侧贯穿驱动框并固定连接有卡紧圈,所述驱动框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通槽,所述卡紧圈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块,所述第二螺块的内腔啮合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螺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爪,所述卡紧圈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爪。优选的,所述驱动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一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驱动框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配合使用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活动爪和固定爪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覆层,且橡胶覆层的表面开设有摩擦凸台。优选的,所述对拉螺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对拉螺杆的一侧与驱动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驱动框、卡紧圈、连接杆、减速电机、第一螺块、对拉螺杆、驱动盘、第二螺块、活动爪、固定爪和驱动螺杆,可使装置达到使用省力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不具备使用省力的功能,工作人员手动对接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进度提升的问题。2、通过防滑垫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滑动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滑杆和滑槽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螺块在移动时出现跟转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第一螺块移动时的流畅性;通过摩擦凸台的开设,能够有效避免活动爪和固定爪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出现滑脱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固定时的稳定性;通过轴承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对拉螺杆在转动时出现受力歪斜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传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驱动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卡紧圈左视图。图中:1、驱动框;2、卡紧圈;3、连接杆;4、支撑腿;5、支撑板;6、减速电机;7、第一螺块;8、对拉螺杆;9、滑槽;10、滑杆;11、轴承;12、通槽;13、驱动盘;14、第二螺块;15、活动爪;16、固定杆;17、固定爪;18、驱动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驱动框1、卡紧圈2、连接杆3、支撑腿4、支撑板5、减速电机6、第一螺块7、对拉螺杆8、滑槽9、滑杆10、轴承11、通槽12、驱动盘13、第二螺块14、活动爪15、固定杆16、固定爪17和驱动螺杆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驱动框1,驱动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支撑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防滑垫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滑动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驱动框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6,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对拉螺杆8,对拉螺杆8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轴承11,轴承11远离对拉螺杆8的一侧与驱动框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轴承11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对拉螺杆8在转动时出现受力歪斜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传动时的稳定性,对拉螺杆8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7,第一螺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0,驱动框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10配合使用的滑槽9,通过滑杆10和滑槽9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螺块7在移动时出现跟转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第一螺块7移动时的流畅性,第一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远离第一螺块7的一侧贯穿驱动框1并固定连接有卡紧圈2,驱动框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配合使用的通槽12,卡紧圈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块14,第二螺块14的内腔啮合有驱动螺杆18,驱动螺杆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3,驱动螺杆1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爪15,卡紧圈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爪17,活动爪15和固定爪17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覆层,且橡胶覆层的表面开设有摩擦凸台,通过摩擦凸台的开设,能够有效避免活动爪15和固定爪17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出现滑脱影响使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固定时的稳定性。使用时,通过使用者将电缆放置在卡紧圈2的内腔中,通过使用者对驱动盘13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盘13的转动带动驱动螺杆18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螺杆18的转动以及第二螺块14的限位可使驱动螺杆18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通过驱动螺杆18的移动带动活动爪15进行移动使其对电缆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减速电机6的启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驱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对拉螺杆(8),所述对拉螺杆(8)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7),所述第一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第一螺块(7)的一侧贯穿驱动框(1)并固定连接有卡紧圈(2),所述驱动框(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配合使用的通槽(12),所述卡紧圈(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块(14),所述第二螺块(14)的内腔啮合有驱动螺杆(18),所述驱动螺杆(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3),所述驱动螺杆(1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爪(15),所述卡紧圈(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爪(17)。/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生产用对接装置,包括驱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6),所述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对拉螺杆(8),所述对拉螺杆(8)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块(7),所述第一螺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第一螺块(7)的一侧贯穿驱动框(1)并固定连接有卡紧圈(2),所述驱动框(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3)配合使用的通槽(12),所述卡紧圈(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块(14),所述第二螺块(14)的内腔啮合有驱动螺杆(18),所述驱动螺杆(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盘(13),所述驱动螺杆(1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爪(15),所述卡紧圈(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爪(17)。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李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