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60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包括采用将差速器本体安装在带有行走轮的底板上,利用电机通过差速器驱动行走轮,沿着轨道移动,在两侧的行走轮上利用传动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转盘,转盘每转动一周会将容纳盒中的一个小球带到透明管中,演示出差速器的原理和效果,解决了只讲述理论知识和多媒体演示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的问题。利用演示装置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增强动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教学是人们进行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置是和技能,常见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讲述理论知识和多媒体演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并且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能够通过相关的演示装置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来动手实践,这样不仅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还可以增强学习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采用将差速器本体安装在带有行走轮的底板上,利用电机通过差速器驱动行走轮,沿着轨道移动,在两侧的行走轮上利用传动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转盘,转盘每转动一周会将容纳盒中的一个小球带到透明管中,演示出差速器的原理和效果,解决了只讲述理论知识和多媒体演示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的问题。利用演示装置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增强动手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所述的底板(1) 的前部下方设置有对称的两个万向轮(101),万向轮(101)与底板(1)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中部下方设置四个导向轮(102),导向轮(102)与底板(1)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了支撑台(103),支撑台(103)上有第一圆孔(104),支撑台(103)与底板(1) 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 上方还设置了两个对称的支撑座(105),支撑座(105)上有第二圆孔(106),支撑座(105)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 两侧设置了对称的行走轮(2),行走轮(2)的内侧中心位置有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的前部下方设置有对称的两个万向轮(101),万向轮(101)与底板(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中部下方设置四个导向轮(102),导向轮(102)与底板(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了支撑台(103),支撑台(103)上有第一圆孔(104),支撑台(103)与底板(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上方还设置了两个对称的支撑座(105),支撑座(105)上有第二圆孔(106),支撑座(105)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底板(1)两侧设置了对称的行走轮(2),行走轮(2)的内侧中心位置有轮盘(201)和空心轴(202),所述的空心轴(202)穿过第二圆孔(106)与支撑座(10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轮盘(201)上设置了第一齿轮(203),第一齿轮(203)与轮盘(201)通过键连接,上述的支撑台(103)上设置了电机(107),电机(107)的输出轴(108)穿过第一圆孔(104)与支撑台(103)通过轴承连接,电机(107)与支撑台(103)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方设置了差速器本体(3),差速器本体(3)的主动齿轮(301)与输出轴(108)通过键连接,差速器本体(3)的从动齿轮(302)与空心轴(202)通过轴承连接,差速器本体(3)的传动轴(303)与空心轴(202)通过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差速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05)上方设置了计数装置,所述的计数装置包括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有第三圆孔(401),支撑架(4)的下表面有贯穿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乘风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