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54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涉及城市重要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S2,建立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S3,通过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S4,根据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计算出的应急保障参与后用户损失情况,通过应急保障能力等级判断其应急保障能力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模型方法能够清晰、全面的反应应急保障能力大小,更全面的指导电网规划改造,减小停电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重要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
,具体为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建设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机制对提升电力系统应急保障能力意义。如何从应急保障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城市重要供电单元重要程度对应急保障能力的评价,以提高城市电力系统应急处理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停电损失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应急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急平台的建设和单一应急电源的优化策略,例如有文献从应急事故的事故前的应急预警建设、事故中的恢复手段、事故后的恢复能力等几方面建立应急评价指标体系;或有文献从采样信息缺失构建应急保障平台;再或者有文献从电力企业从实际应急出发,从人员、物资、材料多方面构建应急评价指标体系;有文献也从组织体系、技术、制度几方面构建应急保障体系。而目前研究对于应急事件发生后,具体应急策略和应急手段对应的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大小方面研究较少,而针对紧急停电事故下城市重要单元应急供电保障能力大小失问题,迄今为止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但这又是实际应急保障中经常遇见而无法回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S2,建立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S3,通过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S4,根据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计算出的应急保障参与后用户损失情况,通过应急保障能力等级判断其应急保障能力大小。优选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S3.1,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S3.2,计算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S3.3,将计算综合权重后的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与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相结合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优选的,所述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包括以下步骤:S3.1.1,确定用户重要等级;S3.1.2,根据用户重要等级建立重要程度模型;S3.1.3,根据重要程度模型和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基本停电损失确定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优选的,所述计算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包括以下步骤:S3.2.1,数据归一化;S3.2.1,利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得到主观权重,利用反熵权法权重求解得到客观权重;S2.2.2,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优选的,所述重要程度模型为:式中:aj,βj,εj分别为失去第j个用户负荷对生命安全、经济性、政治和特殊性的影响因子;wa,wβ,wε为在对用户重要性评价中生命安全、经济性和特殊性分别所占的权重,并满足所述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包括以下内容:根据用户的重要性程度和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基本停电损失Cj'来确定重要用户j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停电损失值Cj,即Cj=IjCj'。优选的,所述数据归一化是指每个指标都会产生一个“生数据”结果,但各个“生数据”间的计量单位、等级都不同,必须把所有的“生数据”先转化为统一标准,即指标评价,具体方法如下:对于正向指标:对于逆向指标:式中:Sj(k)为将xjk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xmax为第j个聚类因子的中特征数目中最大值,为第j个聚类因子的中特征数目中最小值。优选的,所述层次分析法包括以下内容:构造判断矩阵,以A表示目标ui、uj表示因素,uij表示ui对uj的相对重要性数值,并由uij组成A-U判断矩阵P;计算重要性排序,根据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Pw=λmaxw所求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重分配;一致性检验,以上得到的权重分配是否合理,还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使用公式:CR=CI/RI式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给出:CI=(λmax-n)/(n-1),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层次分析算法的主观计算结果即为指标集U的主观权重向量w′:w'=[w1',…,wi',…,wn']式中:i=1,…n;;n为指标集U中Ui的数量;wi为Ui相对于U的主观权重。优选的,所述反熵权法包括以下内容:采用相同指标在不同分区的重心值差异来计算反熵值,对指标集U,选择t个分区,建立差异矩阵则指标Ui的重心值定义如下:计算各Ui的反熵hi;式中:确定客观权重向量:w”=[w1”,…,wi”,…,wn”]式中是Ui对于U的客观权重。优选的,所述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包括以下内容:进一步确定指标集U的综合权重向量w'=[w1',…,wi',…,wn']式中是Ui对于U的综合权重。优选的,所述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为:式中:j=1,2,....,n表示该应急区域重要单元的个数;i=1,2,3,4表示重要单元的类别;qi表示在重要单元类别i指标失电总量指标,wj1qi表示第j个重要供电单元在类别i上关于总指标体系下的重要程度;同理wj2h、wj3t、wj4pi、wj5yi、wj6li表示剩余指标在类别i上关于总指标体系下的重要程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从网络倒供、分布式电源、需求侧响应、移动紧急车、ups等措施出发,考虑供电单元应急保障前后状态构建一套评价城市重要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响应速度、响应容量、响应等级、机动灵活性几方面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然后对供电单元从生命安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计算该单元重要程度建立响应的停电损失,最后通过反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完整的重要供电单元应急保障停电损失评价模型。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评价体系与模型方法能够清晰、全面的反应应急保障能力大小,更全面的指导电网规划改造,减小停电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首先根据应急保障措施可靠性分析从响应速度、响应容量、响应等级、机动灵活性几方面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如表1所示:表1S2,建立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供电单元应急保障前后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nS2,建立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nS3,通过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nS4,根据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计算出的应急保障参与后用户损失情况,通过应急保障能力等级判断其应急保障能力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析不同应急措施的可靠性大小;
S2,建立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S3,通过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
S4,根据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计算出的应急保障参与后用户损失情况,通过应急保障能力等级判断其应急保障能力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
S3.2,计算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
S3.3,将计算综合权重后的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与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相结合建立重要供电用户损失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包括以下步骤:
S3.1.1,确定用户重要等级;
S3.1.2,根据用户重要等级建立重要程度模型;
S3.1.3,根据重要程度模型和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基本停电损失确定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供电单元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包括以下步骤:
S3.2.1,数据归一化;
S3.2.1,利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得到主观权重,利用反熵权法权重求解得到客观权重;
S2.2.2,通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要程度模型为:



式中:aj,βj,εj分别为失去第j个用户负荷对生命安全、经济性、政治和特殊性的影响因子;wa,wβ,wε为在对用户重要性评价中生命安全、经济性和特殊性分别所占的权重,并满足
所述计算重要用户供电单元单位功率损失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用户的重要性程度和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基本停电损失Cj'来确定重要用户j单位时间、单位功率的停电损失值Cj,即
Cj=IjCj'。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应急保障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归一化是指每个指标都会产生一个“生数据”结果,但各个“生数据”间的计量单位、等级都不同,必须把所有的“生数据”先转化为统一标准,即指标评价,具体方法如下:对于正向指标:



对于逆向指标:



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雄唐杰贺心达向红伟贾涛王海宾李冰魏弋然张竹青房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