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地区抗震车站缩尺模型
本技术涉及抗震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抗震车站缩尺模型。
技术介绍
车站是供铁路部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列车技术作业的公共场所,车站人流量较大,车站的安全十分重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车站缩尺模型的抗震测试。中国专利CN105571801B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型振动台模型的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固定装置:将基于小型振动台模型的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固定在振动台上;(2)选择地震波:选择地震波类型,通过振动台自带的控制软件,将输入波的加速度峰值调整为0.05g或0.1g,振动时间按照相似比例Ct=10进行调整,得到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3)加载地震波:先进行0.05g的地震波加载,后进行0.1g的地震波加载,每次加载之前进行一次白噪声激励,对模型地震响应进行扫描存盘,用来对比模型的地震反应。本专利技术为地震作用下桩基下伏溶洞顶板破坏提供了较好的测试试验方法,便于合理选取溶洞顶板安全厚度,保证工程安全可靠。该方法适用于岩溶桩基抗震测试,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海拔地区抗震车站缩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向上依次间隔平行设置的底板(10)、第二顶板(30)、第三顶板(40);所述底板(10)和第二顶板(30)之间设置有第一左顶板(21)、第一右顶板(22),所述第一左顶板(21)和第一右顶板(22)共面设置且平行于底板(10);所述底板(10)、第一左顶板(21)、第二顶板(30)、第三顶板(40)依次采用立柱(50)支撑连接,所述底板(10)、第一右顶板(22)、第二顶板(30)依次采用立柱(50)支撑连接;多根所述立柱(50)和底板(10)、第一左顶板(21)、第一右顶板(22)、第二顶板(30)的上表面的接触点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地区抗震车站缩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向上依次间隔平行设置的底板(10)、第二顶板(30)、第三顶板(40);所述底板(10)和第二顶板(30)之间设置有第一左顶板(21)、第一右顶板(22),所述第一左顶板(21)和第一右顶板(22)共面设置且平行于底板(10);所述底板(10)、第一左顶板(21)、第二顶板(30)、第三顶板(40)依次采用立柱(50)支撑连接,所述底板(10)、第一右顶板(22)、第二顶板(30)依次采用立柱(50)支撑连接;多根所述立柱(50)和底板(10)、第一左顶板(21)、第一右顶板(22)、第二顶板(30)的上表面的接触点上均设置有振动测量仪(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抗震车站缩尺模型,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识,卢校良,黄国锋,王程峰,孙平,赵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