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锥系统,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用于解决因静压测量受到飞机本身对气流的干扰,导致根据总压和静压确定的飞机速度存在误差的问题。该拖锥系统包括:尾锥体、静压测量管、引压管、牵引钢丝及传感器;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牵引钢丝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所述静压测量管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静压测量管上设置静压测量孔,且所述牵引钢丝贯穿所述静压测量管;所述尾锥体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圆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锥系统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拖锥系统。
技术介绍
稳定、准确的大气静压测量信号对修正指示空速具有重要作用,但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对其经过的大气有扰动,在机身周围无法准确测量大气静压,因此需要对飞机的空速系统进行校准。目前国际公认的空速系统校准采用的方法有前支杆法、拖锥法、GPS法、标准机法等。拖锥法指在机尾加装拖锥,试飞过程中将拖锥延伸至机身后一定的距离,可有效地避免飞机气动外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当配合谐振式高精度压力传感器使用时,测量精度可达到万分之二。飞机相对于气流运动时,可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将飞机看作不动,而气流是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流速流过飞机。在理想状态下,当空气稳定流动且绝热时,不考虑其压缩性,则它在任何截面处所具有的静压与动压之和为一常数,即式中,P为空气所具有的静压,为空气所具有的动压。当空气全阻滞,即v2=0时,此处空气的动能将全部转换为压力,称为受阻压力,即空气全压,可表示为式中,ps为空气静压,ρ为大气密度,pt为空气全压。由式2可推出空速为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准确地测量出飞机的总压和静压,就能计算出飞机的真实速度。飞机上使用空速管来取得总压和静压的测量数据,其中,总压测量的误差较小,而静压测量由于受到飞机本身对气流的干扰,测量的准确度更加难以保证。综上所述,因静压测量受到飞机本身对气流的干扰,导致根据总压和静压确定的飞机速度存在误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拖锥系统,用于解决因静压测量受到飞机本身对气流的干扰,导致根据总压和静压确定的飞机速度存在误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拖锥系统,包括:尾锥体、静压测量管、引压管、牵引钢丝及传感器;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牵引钢丝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所述静压测量管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静压测量管上设置静压测量孔,且所述牵引钢丝贯穿所述静压测量管;所述尾锥体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圆孔。优选地,所述引压管的材料为尼龙1010,所述引压管的直径为10mm。优选地,设置在所述静压测量管的所述引压管为静压测量段,所述静压测量段的长度为所述引压管的外径的50倍;所述静压测量孔的孔径为所述引压管的外径的1/10,多个所述静压测量孔沿所述静压测量管的径向均匀分布,所述静压测量孔的孔洞垂直于轴线。优选地,所述牵引钢丝的直径介于2.4mm~2.7mm,最小破断拉力为4.1kN。优选地,所述牵引钢丝通过Ⅰ型收压接头组件分别与所述尾锥体和所述转换接头固定;所述Ⅰ型收压接头组件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牵引钢丝的最小破断拉力。优选地,所述引压管与所述尾锥体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垫和转轴。优选地,所述尾锥体的采用玻璃钢材一体成型形成圆锥体,所述圆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锥体上;所述圆锥体在垂直投影方向上包括多个圆形,每个圆形的直径从内至外依次增加,位于每个所述圆形上的圆孔的孔径从内至外依次增加,且位于同一个圆形上的多个所述圆孔具有相同的孔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拖锥系统,包括:尾锥体、静压测量管、引压管、牵引钢丝及传感器;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牵引钢丝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所述静压测量管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静压测量管上设置静压测量孔,且所述牵引钢丝贯穿所述静压测量管;所述尾锥体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圆孔。该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锥系统,采用引压管内贯穿设置有牵引钢丝的方式来确保拖锥系统的抗拉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引压管先受到尾锥体的拉力绷直,由于引钢丝可以承受拉伸力,避免了引压管因无法承受空气阻力引起的拉伸力而导致气密性差的问题;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静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引压管的静压测量段内加装静压测量管,由于测量静压时要求静压测量孔应垂直于气流方向,为了保持静压管在空中的稳定性,尾锥体在拖锥系统的后面提供必要的拉力并且通过尾锥体的旋转来抵消非轴向受力,以保证静压测量管的正常工作;再者,尾锥体与引压管之间不互通可以确保拖锥系统的气密性。该拖锥系统能够解决因静压测量受到飞机本身对气流的干扰,导致根据总压和静压确定的飞机速度存在误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锥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压测量管、引压管和牵引钢丝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尾锥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拖锥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压测量管、引压管和牵引钢丝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图1和图2,详细介绍该拖锥系统。如图1所示,该拖锥系统主要包括尾锥体101、静压测量管102、引压管104、牵引钢丝103及传感器105。具体地引压管104的一端与尾锥体101密封连接引压管104的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传感器105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引压管104在拖锥系统中承担着传导关键测量参数的作用,在校准空速试验中,拖锥未放出机舱时引压管104盘绕在飞机后舱的拖锥收放机构的滚轮上,在测量空速时放出指定长度的引压管104后仍有数圈引压管104时盘绕在拖锥收放机构的绕线轮上,要满足工作需求,引压管104在保证气密性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以保证在盘绕并受力的时候管体仍然保持畅通状态不被压扁。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若飞机比较小时,则该飞机机舱内不配置拖锥收放机构,因此,该拖锥系统在未放出机舱时,则可以直接盘在机舱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引压管104采用Φ10mm的尼龙1010管,具体地,尼龙1010是一种新型聚酰胺品种,它具有优良的减磨、耐磨和自润滑性,且抗霉、抗菌、无毒、半透明,有较好的刚性、力学强度和介电稳定性,耐寒性好,可在-60℃~+80℃下长期使用,可很好地满足此处的使用需求。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引压管104为中空结构,即该引压管104内可以贯穿设置或者设置拖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锥体、静压测量管、引压管、牵引钢丝及传感器;/n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传感器连接;/n所述牵引钢丝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n所述静压测量管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静压测量管上设置静压测量孔,且所述牵引钢丝贯穿所述静压测量管;/n所述尾锥体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锥体、静压测量管、引压管、牵引钢丝及传感器;
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所述牵引钢丝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牵引钢丝的一端与所述尾锥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连接;
所述静压测量管设置在所述引压管内,所述静压测量管上设置静压测量孔,且所述牵引钢丝贯穿所述静压测量管;
所述尾锥体为圆锥体,且所述圆锥体上设置有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管的材料为尼龙1010,所述引压管的直径为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锥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静压测量管的所述引压管为静压测量段,所述静压测量段的长度为所述引压管的外径的50倍;
所述静压测量孔的孔径为所述引压管的外径的1/10,多个所述静压测量孔沿所述静压测量管的径向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瑞,毛小玲,汪磊,杨俊磊,赵小勇,杨晓斌,李本亮,和亚军,鲁梦皎,王渊,连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远方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