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908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控制箱和传感器,支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巷道的侧壁上,且支架相对于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架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控制箱安装于巷道的侧壁上且连接于驱动机构;传感器设于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控制箱,用于监测巷道内的风压和风速;在折叠状态时,传感器邻设于巷道的侧壁,在打开状态时,传感器位于巷道的中线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通风网络高效稳定运行,实现节能降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矿山通风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地下矿山通风控制系统需要对巷道相关位置的风速和风压进行测量,为此通风控制系统需要安装相应的风速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以对巷道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控。考虑到施工和维护方便,以及避免损坏等因素,现有技术中的矿山生产现场的风速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均为固定支架安装。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并不能准确地监测巷道内的真实风速和风压。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管理环境信息实时调整支架状态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及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控制箱和传感器,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控制箱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监测巷道内的风压和风速;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传感器邻设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在打开状态时,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巷道的中线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巷道还包括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凹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支架的旋转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限制所述支架移动的极限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以及管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箱之间的线缆穿设于所述管件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箱,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得巷道的管理环境信息,所述控制箱根据所述管理环境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方法,所述巷道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巷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巷道的管理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管理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巷道的支架相对于巷道的活动状态,所述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管理环境信息,控制所述巷道的支架相对于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若所述管理环境信息出现管理计划,且所述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所述支架由打开状态移动至折叠状态;若所述管理环境信息出现管理计划,且所述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保持所述支架当前的活动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理环境信息包括设备运输信息和/或生产计划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获得巷道的管理环境信息,包括:提前获取既定时间内的所述管理环境信息;或,实时获取所述管理环境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上述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架活动安装于巷道的侧壁上,且相对于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时,传感器位于巷道的中线区域,以获得真实准确的风速和风压数据。当巷道出现设备运输和生产计划信息时,支架可带动传感器由巷道的中线区域移动至巷道的侧壁附近,从而使传感器能够躲避上述的设备运输和生产计划,避免给传感器带来损伤,有效提高了通风监测点的可靠性,保障了矿山的安全生产。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架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存储介质的示意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巷道101、容置槽110、支架111、管件112、锚杆113、连接板114、支板120、驱动机构121、电机122、减速器130、控制箱140、传感器150、第一传感器160、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顶”、“底”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架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110可以安装在主要进回风巷测风站的巷道壁上,并可活动地安装于巷道100的侧壁上。支架110相对于巷道100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具体来说,支架110可以包括固定座和管件111,固定座安装于巷道壁上,管件111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座。固定座可以包括多根锚杆112、连接板113和支板114,多个锚杆112安装于巷道壁上,锚杆112的直径可以不小于20mm,锚杆112的数量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n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n控制箱,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以及/n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监测巷道内的风压和风速;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传感器邻设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在打开状态时,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巷道的中线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巷道的活动状态包括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
控制箱,安装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上且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以及
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监测巷道内的风压和风速;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传感器邻设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在打开状态时,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巷道的中线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还包括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凹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在折叠状态时,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控制所述支架的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用于限制所述支架移动的极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固定座,连接于所述巷道的侧壁;以及
管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箱之间的线缆穿设于所述管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巷道风压和风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且连接于所述控制箱,所述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国梁新民朱维根葛启发谷龙飞杨卓明陈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