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普焕专利>正文

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24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12
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包括安装在水壶内腔底部并可导电的底盘以及与底盘电连接的主控板,底盘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安装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进水壶内腔的水位监测探头,所述水位监测探头包括可导电的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之间通过绝缘的管状套筒连接,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分别通过独立的水位传导线与主控板连接,下管状壳体外套设有与底盘形成绝缘隔离的密封套,下管状壳体通过密封套与底盘之间构成导通间距L,水壶内腔随水位变化,底盘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或下管状壳体导通形成回路,相应的回路信息反馈至主控板进行指令操作;该结构的一体式探头能够检测高水位状态、低水位状态以及实现水壶防干烧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
本技术涉及电热水壶领域,具体是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
技术介绍
目前电热水壶一般由底座和壶体组成,其中底座设有控制电路,壶体下部设有发热盘,壶体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只需将壶体放在底座上,就可以将底座和壶体的控制电路连接,可使发热盘工作对壶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而壶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壶内水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水温及加热的控制。然而,目前的自动加水电热水壶,只能监测壶体的低水位,并通过设定加水时间控制加水量达到自动加水的功能,但是当水壶内自身水位较高时,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加水量误差较大,可能出现溢水或者水体沸腾翻滚时容易溅出水壶外发生安全事故,故现有市场上的煮水壶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部分自动加水电热水壶会增加高水位监测,但是高水位监测探头、低水位监测探头以及温度传感器各自分布在水壶内壁上,造成水壶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减低其生产效率,并且当水壶采用玻璃材质时,更影响水壶的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其作用是将高水位监测、低水位监测以及防干烧监测整合到一个探头内,使水壶装配简单,生产效率提高。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包括安装在水壶内腔底部并可导电的底盘以及与底盘电连接的主控板,所述底盘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安装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进水壶内腔的水位监测探头,所述水位监测探头包括可导电的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之间通过绝缘的管状套筒连接,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分别通过独立的水位传导线与主控板连接,下管状壳体外套设有与底盘形成绝缘隔离的密封套,下管状壳体通过密封套与底盘之间构成导通间距L,水壶内腔随水位变化,底盘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或下管状壳体导通形成回路,相应的回路信息反馈至主控板进行指令操作。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底盘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导通形成回路时,主控板执行断电工作,底盘通过水体只与下管状壳体导通形成回路时,主控板执行接电工作,当水位高度小于导通间距L时,主控板执行断电工作。所述上管状壳体、下管状壳体和管状套筒相互连接构成内部贯通并适于水位传导线向下穿设的引线通道。所述下管状壳体的上端部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管状套筒内壁的下端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内螺纹,管状套筒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配合与下管状壳体连接,下管状壳体的外端面延伸有下限位环,下限位环限位压抵在密封套的顶面。所述上管状壳体的下端面延伸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的外端面开设有第二外螺纹,管状套筒内壁的上端部对应开设有第二内螺纹,管状套筒通过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配合与上管状壳体连接,上管状壳体的外端面延伸有上限位部,上限位部抵触在管状套筒的顶面。所述上管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圆弧顶盖,通过圆弧顶盖构成上端封闭、下端开放的引线通道。所述密封套的外壁下部开设有环形台阶,密封套的下端部通过环形台阶紧入式延伸进连接孔内并绝缘隔离下管状壳体和底盘,密封套的上端部设置在连接孔的上方形成导通间距L。所述水位监测探头内安装有感温探头,感温探头通过温度传导线与主控板连接。所述上管状壳体和下管状壳体为可导电的金属材质。所述管状套筒包括塑料材质、陶瓷材质或者玻璃材质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种可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该结构的一体式探头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防水效果好,装配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单体结构的探头能够同时检测高水位状态和低水位状态,通过主控板对应状态进行指令操作,实现水壶防干烧、防溢水、自动加水、自动断电、煮水以及保温等功能,通过减少探头的数量减少占用水壶内腔的空间,便于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包括安装在水壶内腔底部并可导电的底盘1以及与底盘1电连接的主控板2,所述底盘1上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内安装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进水壶内腔的水位监测探头4,所述水位监测探头4包括可导电的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之间通过绝缘的管状套筒7连接,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分别通过独立的水位传导线8与主控板2连接,下管状壳体6外套设有与底盘1形成绝缘隔离的密封套9,下管状壳体6通过密封套9与底盘1之间构成导通间距L,水壶内腔随水位变化,底盘1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5或下管状壳体6导通形成回路,相应的回路信息反馈至主控板2进行指令操作。该结构的一体式探头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防水效果好,装配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单体结构的探头能够同时检测高水位状态和低水位状态,通过主控板对应状态进行指令操作,实现水壶防干烧、防溢水、自动加水、自动断电、煮水以及保温等功能,通过减少探头的数量减少占用水壶内腔的空间,便于清洁。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述上管状壳体5设置的高度在上限水位高度,所述底盘1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5导通形成回路,此时下管状壳体6同样可以通过水体与底盘形成回路,主控板2默认执行上管状壳体5与底盘1的导通回路,执行断电工作;或者水壶是通过水泵对水壶内腔进行加水时,主控板2断电停止水泵继续工作加水,当水壶是通过手动加水时,主控板2对加热装置断电工作,防止用户启动工作按钮对水体加热,造成水体沸腾时容易溢出水壶情况。当水壶内腔的水体逐渐降低时,水位低于上管状壳体5,底盘1通过水体只与下管状壳体6导通形成回路时,主控板2仍然能够检测打其反馈的电容值数据,判断其水位在下限水位高度以上,排除干烧情况,主控板2同样能够执行接电工作,对水壶内的水体进行加热,当水位高度小于导通间距L时,底盘1不能通过水体与下管状壳体6导通形成回路的情况下,主控板2判断水壶水量过少,执行对加热装置断电工作,并且能够控制水泵工作,对水壶进行加水至下限水位高度以上,限水位高度一下。所述上管状壳体5、下管状壳体6和管状套筒7相互连接构成内部贯通并适于水位传导线8向下穿设的引线通道10;引线通道10能够将与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连接的水位传导线8引出水位监测探头4与主控板2连接。所述下管状壳体6的上端部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61,管状套筒7内壁的下端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内螺纹71,管状套筒7通过第一外螺纹61和第一内螺纹71配合与下管状壳体6连接,下管状壳体6的外端面延伸有下限位环62,下限位环62限位压抵在密封套9的顶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下限位环62控制下管状壳体6的装配深度,当管状套筒7与下管状壳体6连接后,管状套筒7与下管状壳体6的外端面平滑过渡。另外下管状壳体6的下端部延伸至连接孔的下方,且外周面同样开设有外螺纹,螺母通过外螺纹拧接入下管状壳体6的下端部能够紧固水位监测探头4在底盘1上。所述上管状壳体5的下端面延伸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包括安装在水壶内腔底部并可导电的底盘(1)以及与底盘(1)电连接的主控板(2),所述底盘(1)上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内安装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进水壶内腔的水位监测探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探头(4)包括可导电的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之间通过绝缘的管状套筒(7)连接,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分别通过独立的水位传导线(8)与主控板(2)连接,下管状壳体(6)外套设有与底盘(1)形成绝缘隔离的密封套(9),下管状壳体(6)通过密封套(9)与底盘(1)之间构成导通间距L,水壶内腔随水位变化,底盘(1)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5)或下管状壳体(6)导通形成回路,相应的回路信息反馈至主控板(2)进行指令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包括安装在水壶内腔底部并可导电的底盘(1)以及与底盘(1)电连接的主控板(2),所述底盘(1)上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内安装有沿高度方向延伸进水壶内腔的水位监测探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探头(4)包括可导电的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之间通过绝缘的管状套筒(7)连接,上管状壳体(5)和下管状壳体(6)分别通过独立的水位传导线(8)与主控板(2)连接,下管状壳体(6)外套设有与底盘(1)形成绝缘隔离的密封套(9),下管状壳体(6)通过密封套(9)与底盘(1)之间构成导通间距L,水壶内腔随水位变化,底盘(1)通过水体与上管状壳体(5)或下管状壳体(6)导通形成回路,相应的回路信息反馈至主控板(2)进行指令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状壳体(5)、下管状壳体(6)和管状套筒(7)相互连接构成内部贯通并适于水位传导线(8)向下穿设的引线通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上下限水位一体式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状壳体(6)的上端部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61),管状套筒(7)内壁的下端部对应开设有第一内螺纹(71),管状套筒(7)通过第一外螺纹(61)和第一内螺纹(71)配合与下管状壳体(6)连接,下管状壳体(6)的外端面延伸有下限位环(62),下限位环(62)限位压抵在密封套(9)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普焕陈昕
申请(专利权)人:黄普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