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凤专利>正文

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12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泵站的输出端与液压推杆的输入端连通。该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通过转轴、驱动电机、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和导料辊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输送,降低了烘干过程中布料发生褶皱现象出现的概率,热风机、排风管、第一扩风口、支管和第二扩风口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烘干,推杆电机、发热板和熨烫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二次烘干,增强了对布料烘干的效果,提高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具体为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是将动植物纤维加工成纱、线和布的形状的一种工艺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相关的技术以及设备应用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领域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将纤维等物品加工成布料之后,需要使用特定的清洗装置对布料进行清洗,布料清洗之后需要将布料进行烘干,现有技术下的烘干装置只能对纺织布料表面进行烘干,对布料的烘干不够彻底,烘干效果差,实用性较低。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7540293U中提供的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其基本描述为:该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设有搅拌叶,使在烘干过程中,搅拌叶搅拌纺织布料,使纺织布料与空气接触面变广,烘干均匀,使其不会造成纺织品布料表面烘干过度,以及纺织品布料内部没有达到烘干效果,保证了对布料的烘干效果。但该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在烘干过程中对布料进行搅拌,增加了烘干过程中布料褶皱现象出现的概率,影响了对布料的后续使用。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烘干装置只能对纺织布料表面进行烘干,对布料的烘干不够彻底,烘干效果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泵站的输出端与液压推杆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插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位于右侧的支撑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的正面并与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料辊与第二压料辊,所述烘干箱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扩风口,所述排风管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二扩风口,所述烘干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发热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熨烫板,所述液压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托板。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料辊。优选的,所述托板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厚度在四厘米至七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料辊与第二压料辊的数量均为六组,六组压料辊均水平设置于烘干箱的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熨烫板的形状为椭圆形,熨烫板使用针刺棉作为层垫,针刺棉的厚度为七毫米。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径与排风管的外径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通过转轴、驱动电机、第一压料辊、第二压料辊和导料辊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输送,降低了烘干过程中布料发生褶皱现象出现的概率,热风机、排风管、第一扩风口、支管和第二扩风口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烘干,推杆电机、发热板和熨烫板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二次烘干,增强了对布料烘干的效果,提高了烘干装置的实用性。2、该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通过支撑柱、连接件、轴承和移动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烘干装置的移动,提高了烘干装置的便捷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烘干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液压泵站;3、液压推杆;4、支撑柱;5、连接件;6、轴承;7、移动轮;8、支撑板;9、转轴;10、驱动电机;11、烘干箱;12、第一压料辊;13、第二压料辊;14、热风机;15、排风管;16、第一扩风口;17、支管;18、第二扩风口;19、固定板;20、承重板;21、推杆电机;22、发热板;23、支撑杆;24、熨烫板;25、托板;26、开槽;27、导料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泵站2,液压泵站2的型号为YYB-AB36/60B,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3,液压推杆3的型号为Φ140/100-800,液压泵站2的输出端与液压推杆3的输入端连通,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连接件5的内部插接有轴承6,轴承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7,支撑柱4、连接件5、轴承6和移动轮7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烘干装置的移动,提高了烘干装置的便捷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9,位于右侧的支撑板8正面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型号为Y80M1-2,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8的正面并与转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烘干箱11,烘干箱11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料辊12与第二压料辊13,转轴9、驱动电机10、第一压料辊12、第二压料辊13和导料辊27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输送,降低了烘干过程中布料发生褶皱现象出现的概率,烘干箱1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14,热风机14的输出端连通有排风管15,排风管15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扩风口16,排风管15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有支管17,支管17的底端连通有第二扩风口18,烘干箱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承重板20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杆电机21,推杆电机21的型号为LAP22,推杆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发热板22,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熨烫板24,热风机14、排风管15、第一扩风口16、支管17和第二扩风口18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布料的烘干,推杆电机21、发热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泵站(2),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3),所述液压泵站(2)的输出端与液压推杆(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内部插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7),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9),位于右侧的支撑板(8)正面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8)的正面并与转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烘干箱(11),所述烘干箱(11)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料辊(12)与第二压料辊(13),所述烘干箱(1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14),所述热风机(14)的输出端连通有排风管(15),所述排风管(15)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扩风口(16),所述排风管(15)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有支管(17),所述支管(17)的底端连通有第二扩风口(18),所述烘干箱(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所述承重板(20)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杆电机(21),所述推杆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发热板(2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熨烫板(24),所述液压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托板(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泵站(2),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推杆(3),所述液压泵站(2)的输出端与液压推杆(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内部插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7),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内侧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9),位于右侧的支撑板(8)正面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板(8)的正面并与转轴(9)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烘干箱(11),所述烘干箱(11)内前侧壁与内后侧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压料辊(12)与第二压料辊(13),所述烘干箱(1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14),所述热风机(14)的输出端连通有排风管(15),所述排风管(15)的底端连通有第一扩风口(16),所述排风管(15)外表面的底部连通有支管(17),所述支管(17)的底端连通有第二扩风口(18),所述烘干箱(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20),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