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褶皱测试治具及褶皱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褶皱测试治具及褶皱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曲面电子产品由于其外观上的美观,还能够实现在正面和侧面上进行显示或触控,曲面贴合也逐渐从直角贴合向四曲贴合转化,四曲贴合拥有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及操作性能而更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四曲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贴合时,容易导致柔性显示模组在四曲盖板的四角处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褶皱测试治具,能够形成具有不同褶皱率的柔性显示模组,进而有利于测试褶皱对屏体的显示效果和屏体可靠性的影响。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褶皱测试治具,包括: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或远离,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n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或远离,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尺寸;/n贴合机构,包括弹性贴合体,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构造出用于容纳柔性显示模组的定型部,所述弹性贴合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支撑体可移动,以与所述定型部配合界定出用于形成具有第一褶皱率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定型位;/n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体、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第一方向相对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
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体,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靠近或远离,以调节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尺寸;
贴合机构,包括弹性贴合体,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构造出用于容纳柔性显示模组的定型部,所述弹性贴合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支撑体可移动,以与所述定型部配合界定出用于形成具有第一褶皱率的柔性显示模组的定型位;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贴合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支撑体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在所述支撑体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移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其中之一移动,以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其中之另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至少一调节旋钮,每一所述调节旋钮与对应一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相连,所述调节旋钮可操作地旋转以调节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移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设有刻度部,所述刻度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显示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开设有与所述定型部相连的预弯凹槽,所述预弯凹槽沿第三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预弯凹槽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相配合,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优选地,其中一所述预弯凹槽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限位部,其中另一所述预弯凹槽沿所述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限位部。
技术研发人员:刘苏伟,杨硕,吴耀燕,古春笑,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