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包括造浪泵本体;造浪泵本体包括泵壳;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固定在鱼缸内壁上的内盒体;泵壳一端设置有转子容置腔,且另一端与内盒体正对;内盒体和泵壳相对的面,其一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多组弹性限位柱,另一为斜面且设置有与多组弹性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止动槽;弹性限位柱包括伸入止动槽的端部;相邻两组弹性限位柱的端部不在同一高度;造浪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内盒体和泵壳固定的橡胶支撑柱;多组弹性限位柱配合围住橡胶支撑柱;调节造浪泵本体方向时,向外拉动泵壳,带着泵壳转动,随后松开,橡胶支撑柱恢复原形,弹性限位柱插入止动槽,调节方便、省时,且造浪方向更加多样,造浪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
本技术涉及造浪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
技术介绍
造浪泵,主要用于模拟制造出各种水流。造浪泵多用于水族箱养殖,可以营造类似于河流海洋的生长环境,同时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给水族箱中的各类生物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在水族箱中安装造浪泵时,需要对造浪泵进行转向调节。目前常见的转向结构多是采用支架转向的方式,该调节方式中,支架需要占用较多空间,且造浪泵只能二维转动,使得造浪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包括造浪泵本体;所述造浪泵本体包括泵壳;其中,所述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固定在鱼缸内壁上的内盒体;所述泵壳一端设置有转子容置腔,且另一端与所述内盒体正对;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相对的面,其一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多组弹性限位柱,另一为斜面且设置有与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止动槽;所述弹性限位柱包括伸入所述止动槽的端部;相邻两组所述弹性限位柱的端部不在同一高度;所述造浪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固定的橡胶支撑柱;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配合围住所述橡胶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橡胶支撑柱包括第一主柱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主柱体两端的第一定位帽以及第二定位帽;所述内盒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柱体对应的第一对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帽对应的第二对位槽;所述泵壳也设置有所述第一对位槽,且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帽对应的止动面;所述第二定位帽朝向与所述第一主柱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止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泵壳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内盒体正对的第一端盖;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包括所述转子容置腔,以及不与其连通的定子容置腔;所述第一端盖遮蔽所述定子容置腔,且与所述主壳体固定;所述第一对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且为通槽;所述止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内盒体上;所述止动槽设置在所述泵壳上;所述弹性限位柱包括穿设固定在所述内盒体上的第二主柱体,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第二主柱体上的锥形支撑套;所述锥形支撑套较大端与所述内盒体外表面贴合。优选的,所述内盒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柱体对应的第三对位槽;所述第三对位槽为通槽;所述弹性限位柱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主柱体一端固定的第三定位帽;所述第三定位帽和所述锥形支撑套配合夹持所述内盒体。优选的,所述内盒体包括造浪时外底面与鱼缸内壁贴合的第一主盒体,以及与所述第一主盒体配合盖紧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为铁盖;所述第一主盒体内固设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内磁铁;所述第二主柱体和所述锥形支撑套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优选的,所述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附在鱼缸外壁上的外磁铁;所述内盒体内还固设有与所述外磁铁配合夹紧鱼缸玻璃的第二内磁铁。优选的,所述造浪泵还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磁铁与所述外盒体内壁固定;所述外磁铁背离所述第二内磁铁一端固设有第一聚磁片;所述第二内磁铁背离所述外磁铁一端固设有第二聚磁片。优选的,所述外盒体包括造浪时外底面与鱼缸外表面贴合的第二主盒体,以及与所述第二主盒体配合盖紧的第三端盖;所述外磁铁与所述第二主盒体内壁固定;所述第三端盖用铁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内盒体固定在鱼缸内壁上,橡胶支撑柱为造浪泵本体提供支撑力;需要调节造浪泵本体方向时,向外拉动泵壳,使得止动槽脱离弹性限位柱,即可带着泵壳绕橡胶支撑柱转动,随后松开泵壳,橡胶支撑柱恢复原形,将泵壳拉向内盒体,弹性限位柱再次插入止动槽,对泵壳进行限位,整个调节过程方便、省时,且造浪泵本体的转动为三维转动,即造浪泵本体上的每个点在X、Y、Z轴三个方向均有位移变化,造浪方向更加多样,造浪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的俯视图(处于剖切状态);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的俯视图(处于剖切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如图1-图3所示,包括造浪泵本体;造浪泵本体包括泵壳11;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固定在鱼缸2内壁上的内盒体12;泵壳11一端设置有转子容置腔180,且另一端与内盒体12正对;内盒体12和泵壳11相对的面,其一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多组弹性限位柱13,另一为斜面且设置有与多组弹性限位柱13一一对应的多个止动槽181;弹性限位柱13包括伸入止动槽181的端部;相邻两组弹性限位柱13的端部不在同一高度;造浪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内盒体12和泵壳11固定的橡胶支撑柱14;多组弹性限位柱13配合围住橡胶支撑柱14,使用时,将内盒体12固定在鱼缸2内壁上,橡胶支撑柱14为造浪泵本体提供支撑力;需要调节造浪泵本体方向时,向外拉动泵壳11,使得止动槽181脱离弹性限位柱13,即可带着泵壳11绕橡胶支撑柱14转动,随后松开泵壳11,橡胶支撑柱14恢复原形,将泵壳11拉向内盒体12,弹性限位柱13再次插入止动槽181,对泵壳11进行限位,整个调节过程方便、省时,且造浪泵本体的转动为三维转动,即造浪泵本体上的每个点在X、Y、Z轴三个方向均有位移变化,造浪方向更加多样,造浪效果更好。如图1-图2所示,橡胶支撑柱14包括第一主柱体15,以及分别固定在第一主柱体15两端的第一定位帽16以及第二定位帽17;内盒体12设置有与第一主柱体15对应的第一对位槽182,以及与第一定位帽16对应的第二对位槽183,安装时,通过第一定位帽16和第二定位帽17可以快速完成橡胶支撑柱14的定位工作;泵壳11也设置有第一对位槽182,且还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帽17对应的止动面184;第二定位帽17朝向与第一主柱体15的一侧表面与止动面184贴合,对泵壳11的支撑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泵壳11包括主壳体18,以及与内盒体12正对的第一端盖19;主壳体18的内部空间包括转子容置腔180,以及不与其连通的定子容置腔185;第一端盖19遮蔽定子容置腔185,且与主壳体18固定;第一对位槽182设置在第一端盖19上,且为通槽;止动面184设置在第一端盖19上,利用主壳体18的内部空间容纳第二定位帽17,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包括造浪泵本体;所述造浪泵本体包括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固定在鱼缸内壁上的内盒体;所述泵壳一端设置有转子容置腔,且另一端与所述内盒体正对;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相对的面,其一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多组弹性限位柱,另一为斜面且设置有与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止动槽;所述弹性限位柱包括伸入所述止动槽的端部;相邻两组所述弹性限位柱的端部不在同一高度;所述造浪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固定的橡胶支撑柱;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配合围住所述橡胶支撑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包括造浪泵本体;所述造浪泵本体包括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浪泵还包括造浪时固定在鱼缸内壁上的内盒体;所述泵壳一端设置有转子容置腔,且另一端与所述内盒体正对;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相对的面,其一设置有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多组弹性限位柱,另一为斜面且设置有与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止动槽;所述弹性限位柱包括伸入所述止动槽的端部;相邻两组所述弹性限位柱的端部不在同一高度;所述造浪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盒体和所述泵壳固定的橡胶支撑柱;多组所述弹性限位柱配合围住所述橡胶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柱包括第一主柱体,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主柱体两端的第一定位帽以及第二定位帽;所述内盒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柱体对应的第一对位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定位帽对应的第二对位槽;所述泵壳也设置有所述第一对位槽,且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帽对应的止动面;所述第二定位帽朝向与所述第一主柱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止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包括主壳体,以及与所述内盒体正对的第一端盖;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包括所述转子容置腔,以及不与其连通的定子容置腔;所述第一端盖遮蔽所述定子容置腔,且与所述主壳体固定;所述第一对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且为通槽;所述止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角度的造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内盒体上;所述止动槽设置在所述泵壳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汉,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辰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