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8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具备:具有环状的主体部的驱动环(25);设于主体部并夹持安装有喷嘴叶片(24)的链节板(27)而在主体部的周向上隔开的第一突起部(25e)和第二突起部(25f);主体部中的形成于第一突起部(25e)和第二突起部(25f)之间的切口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容量型增压器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为201780043447.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7/026658)、专利技术名称为“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申请日为2017年7月24日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安装有喷嘴叶片的链节板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
技术介绍
当前普及了可变容量型的增压器。在这样的增压器中,在从涡轮涡旋流路向涡轮叶轮引导排放气体的流路呈环状整齐排列配置多个喷嘴叶片。当喷嘴叶片的轴部因致动器的动力而旋转时,喷嘴叶片的角度会伴随着轴部的旋转而在流路内发生变化。由此,使流路宽度(所谓喷嘴喉部宽度)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在流路中流通的排放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喷嘴叶片的轴部被轴支承在设于喷嘴环的轴孔中。在从喷嘴环突出的轴部的端部安装有链节板。驱动环具有环状的主体部。驱动环的主体部与从喷嘴环的主体部沿着轴向突出的圆筒部嵌合。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增压器中,在驱动环的主体部设置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从主体部向链节板侧突出。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夹持链节板在周向上隔开且对置。当驱动环因致动器的动力而旋转时,则链节板会被驱动环的突出部推压。链节板发生摆动,轴部及喷嘴叶片进行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6826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就现有的喷嘴驱动机构而言,驱动环在工作时进行旋转。突出部推压链节板。当突出部推压链节板时,有可能导致在突出部的基端部发生过度的应力集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应力集中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具备:驱动环,其具有环状的主体部;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它们设于主体部并夹着安装有喷嘴叶片的链节板而在主体部的周向上隔开;以及切口部,其形成在主体部中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也可以具备喷嘴环,该喷嘴环形成有对连接喷嘴叶片与链节板的轴部进行轴支承的轴孔,并支承驱动环的主体部。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也可以从驱动环的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并向驱动环的中心轴方向弯曲。驱动环的外周面中的位于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的第一外周面也可以与位于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外侧的第二外周面相比位于径向内侧。也可以具备作为曲面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对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各自的基端部和第一外周面进行连接。也可以具备作为曲面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连接基端部和第二外周面。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缓和应力集中。附图说明图1是可变容量型增压器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喷嘴驱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引导销的对驱动环的移动的限制结构的说明图。图4是喷嘴驱动机构的装配后的立体图。图5(a)抽出表示图1的虚线部分,图5(b)抽出表示图1的单点划线部分。图6是用于说明锪孔槽的说明图。图7(a)是驱动环的主视图,图7(b)是驱动环的立体图。图8是驱动环的局部放大图。图9(a)是从主体部的径向外侧观察比较例的驱动环的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的图。图9(b)是从主体部的径向外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环的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的图。图10(a)是第一变形例的驱动环的主视图,图10(b)是第一变形例的驱动环的立体图。图11是第一变形例的驱动环的局部放大图。图12(a)是第二变形例的驱动环的主视图,图12(b)是第二变形例的驱动环的立体图。图13(a)是第二变形例的形成切口部前的驱动环的局部放大图,图13(b)是第二变形例的形成有切口部的驱动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它具体的数值等是为了易于理解而进行的例示,除了特殊情况以外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在本说明书以及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并且省略了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的图示。图1是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的概略剖视图。以下将图1所示的箭头L方向作为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的左侧进行说明。将图1所示的箭头R方向作为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的右侧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构成为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具备轴承罩2、涡轮罩4以及压缩机罩6。涡轮罩4与轴承罩2的左侧利用紧固螺栓3连结。压缩机罩6与轴承罩2的右侧利用紧固螺栓5进行连结。在轴承罩2形成收容孔2a。收容孔2a在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上贯通轴承罩2。利用在收容孔2a中收容的径向轴承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图1中示出了半浮动轴承),将主轴8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主轴8的左端部安装(紧固)有涡轮叶轮9。涡轮叶轮9旋转自如地收容在涡轮罩4内。在主轴8的右端部安装(紧固)有压缩机叶轮10。压缩机叶轮10旋转自如地收容在压缩机罩6内。在压缩机罩6形成有吸气口11。吸气口11向可变容量型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吸气口11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接。由轴承罩2和压缩机罩6的对置面形成使空气升压的扩散器流路12。扩散器流路12从主轴8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形成为环状。扩散器流路12在径向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10与吸气口11连通。在压缩机罩6设有压缩机涡旋流路13。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为环状。压缩机涡旋流路13例如相比于扩散器流路12位于主轴8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吸气口连通。压缩机涡旋流路13也与扩散器流路12连通。当压缩机叶轮10旋转时,则从吸气口11向压缩机罩6内吸入空气。从吸气口11吸入的空气在流通于压缩机叶轮10的翼间的过程中被加速加压。经过加速加压的空气在扩散器流路12和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中经过升压(压力恢复)而被导向发动机。另外,在轴承罩2和涡轮罩4的对置面间形成间隙14。间隙14是配置后述的喷嘴叶片24并构成供排放气体流通的流路x的部分。间隙14从主轴8(涡轮叶轮9)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形成为环状。另外,在涡轮罩4形成有排气口16。排气口16面向涡轮叶轮9的正面。排气口16经由涡轮叶轮9与涡轮涡旋流路15连通。排气口16与未图示的排放气体净化装置连接。涡轮涡旋流路15与未图示的气体流入口连通。从发动机排出的排放气体被导向气体流入口。涡轮涡旋流路15也与流路x连通。因此,从气体流入口导向涡轮涡旋流路15的排放气体在流路x中流通。流通于流路x的排放气体经由涡轮叶轮9导向排气口16。即,流路x是从涡轮涡旋流路15朝向涡轮叶轮9的流路。排放气体在从流路x到排气口16的流通过程中使涡轮叶轮9旋转。涡轮叶轮9的旋转力经由主轴8向压缩机叶轮10传递。利用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力如上述那样使空气升压并导向发动机的吸气口。当导向涡轮罩4的排放气体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则涡轮叶轮9和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量会发生变化。根据发动机的运转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n驱动环,其具有环状的主体部;/n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它们设于所述主体部并夹着安装有喷嘴叶片的链节板而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隔开,并向所述驱动环的壁厚方向突出;以及/n切口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4 JP 2016-1633011.一种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环,其具有环状的主体部;
第一突起部及第二突起部,它们设于所述主体部并夹着安装有喷嘴叶片的链节板而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上隔开,并向所述驱动环的壁厚方向突出;以及
切口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切缝部,该切缝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位于比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靠径向内侧,并向所述切口部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容量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川贵男濑川健一小林高广崎坂亮太竹内和子文野谦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