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防磨套和过渡套管头
本技术属于石油钻井的扶正装置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钻井防磨套和过渡套管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套管头的防磨套一般没有进行固定,在钻井过程中容易造成防磨套上下移动以及防磨套的圆周转动。由于防磨套的材质较硬,当防磨套与防磨套之外的套管头发生相对运动时,容易导致套管头发生磨损,进而产生作业故障。产生故障之后,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影响了钻井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钻井防磨套,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防磨套无法固定的技术问题。本方面的技术提供一种钻井防磨套,包括防磨套本体,所述防磨套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限位凹陷部,所述限位凹陷部用于被顶丝法兰中的顶丝组件的内端插入,所述限位凹陷部在沿所述防磨套本体的周向上的两端具有防转阻挡部。本方面的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凹陷部,并且在限位凹陷部的在防磨套本体的周向上的端面设置防转阻挡部,可以利用顶丝组件的内端插入,防转阻挡部阻挡顶丝组件的内端在限位凹陷部中的移动,可以实现防止防磨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套本体(110),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外周面上设置限位凹陷部,所述限位凹陷部用于被顶丝法兰(200)中的顶丝组件(210)的内端插入,所述限位凹陷部在沿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周向上的两端具有防转阻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磨套本体(110),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外周面上设置限位凹陷部,所述限位凹陷部用于被顶丝法兰(200)中的顶丝组件(210)的内端插入,所述限位凹陷部在沿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周向上的两端具有防转阻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套本体(110)上设有沿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外周面整周向延伸的周面环形槽(120),所述周面环形槽(120)形成限位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面环形槽(120)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周面环形槽(120)的槽顶的宽度大于所述周面环形槽(120)的槽底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阻挡部包括防转挡块(130),所述防转挡块(130)与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钻井防磨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转阻挡部设置在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沿所述防磨套本体(110)的轴线对称的位置。
6.一种过渡套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丝法兰(200)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钻井防磨套,所述钻井防磨套安装在所述顶丝法兰(200)中,所述顶丝法兰(200)包括顶丝组件(210),所述顶丝组件(210)沿所述顶丝法兰(200)的径向螺旋连接在所述顶丝法兰(200)上,所述顶丝组件(210)的内端嵌入至所述限位凹陷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渡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丝组件(210)包括内螺纹套(213)和顶丝杆(211),所述内螺纹套(213)与所述顶丝法兰(200)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213)具有内螺纹部,所述顶丝杆(211)与所述内螺纹套(213)螺旋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盛其东,郭向阳,张江坤,周路路,罗庆时,崔承永,庄海滨,杨淘淘,章国华,赵强,冯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