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1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围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围墙,其包括:若干围设于工地上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底部的基座,其中,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墙板,每个立柱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前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另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尾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每个墙板前端在靠近墙板内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槽内开设有与第一卡块相卡接适配的第三卡槽;每个墙板尾端在靠近墙板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内开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卡接适配的第四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施工结束后,可将墙板拆除以及将立柱拔起,并且拆除后的墙板以及立柱可运输至其他建筑工地上进行二次使用,减少建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围墙
本技术涉及隔离围墙
,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围墙。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上,为安全、卫生及管理需要,常设置临时建筑围墙,这类围墙虽然有时设置时间较长,但仍属临时性围墙,施工结束后围墙失去作用需拆除。目前在建筑施工现场,大多数采用砖砌隔离围墙,在修筑过程中仍然是先在地面开挖土方,再实用建筑混凝土形成基柱和立柱,然后在立柱之间用砖块砌成墙面和压顶,最后再墙面涂抹水泥砂浆,形成隔离围墙的整体。但是,砖砌隔离围墙采用的是一次性耗材,施工工序较多,现场作业量繁琐和浪费,并且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拆除隔离围墙时会较多的废料,增大了废物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围墙,在施工结束后,可由下至上将墙板拆除以及将立柱拔起,并且拆除后的墙板以及立柱可运输至其他建筑工地上进行二次使用,减少建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隔离围墙,包括:若干围设于工地上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底部的基座,其中,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墙板,每个所述立柱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前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另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尾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每个所述墙板前端在靠近墙板内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槽内开设有与第一卡块相卡接适配的第三卡槽;每个所述墙板尾端在靠近墙板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内开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卡接适配的第四卡槽;每个所述立柱均开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上均开设有可与任意的第一通孔相对齐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立柱上均设有可同时贯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墙板可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此时,墙板与立柱之间相卡接配合,并且墙板与立柱之间通过立柱上预设的锁紧件锁紧,即可在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形成墙体,其施工过程相对于砖砌隔离围墙更加简便;当施工结束后,可由下至上依次将若干墙板拆除,并且拆除后的墙板可运输至其他建筑工地上进行二次使用,减少建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墙板顶部均设有第一吊环,每个所述墙板底部均开设有可供吊环嵌入的避让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吊环可便于对墙板进行拆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前端以及第一通孔尾端均开设有沉孔,并且每个所述沉孔的开口处均设有防水胶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胶塞可使得锁紧件与空气以及雨水相隔绝,减缓锁紧件的氧化速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基座均呈梯形台结构,每个所述基座顶面均开设有与立柱底部相插接适配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埋设在地下时,由于基座呈梯形台结构,使得基座埋设在地下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座与立柱底部的相插接配合,使得施工结束后,可拔起拆除立柱,并且拆除后的立柱可运输至其他建筑工地上进行二次使用,减少建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立柱顶部均设有第二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吊环可便于对墙板进行拆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第一卡块底部以及第二卡块底部均设置成斜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成斜角可便于第一卡块由上至下插入第三卡槽中,以及便于第二卡块由上至下插入第四卡槽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由隔音层以及布设于隔音层表面上的发泡混凝土层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音层可使得墙板具有隔音性能,降低噪音污染;发泡混凝土层具有质量轻、隔音性能好等优点,便于墙板的安装以及拆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音层在靠近墙板内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金属加强件,所述隔音层在靠近墙板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二金属加强件,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加强件以及第二金属加强件均预埋在发泡混凝土层内,其中,第一金属加强件延伸至第一卡块内,第二金属加强件延伸至第二卡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金属加强件使得第一卡块与墙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第二金属加强件使得第二卡块与墙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第一卡块或者第二卡块受到轻微震动时断裂脱离墙板。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立柱与基座之间相插接配合,墙板与立柱之间相卡接配合,并且通过锁紧件锁紧,即可在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形成墙体,当施工结束后,可由下至上将墙板拆除以及将立柱拔起,并且拆除后的墙板以及立柱可运输至其他建筑工地上进行二次使用,减少建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通过设置第一吊环可便于对墙板进行拆除,通过设置第二吊环可便于对立柱进行拆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墙板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避让槽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墙板的剖视图。图中,1、立柱;2、基座;21、插槽;3、墙板;31、隔音层;32、发泡混凝土层;33、第一卡块;34、第二卡块;41、第一卡槽;42、第二卡槽;43、第三卡槽;44、第四卡槽;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6、锁紧件;71、第一吊环;72、避让槽;73、第二吊环;8、沉孔;81、防水胶塞;91、第一金属加强件;92、第二金属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1,隔离围墙,包括:若干围设在建筑工地上的立柱1以及设置于立柱1底部的基座2,其中,基座2埋设在地下,基座2呈梯形台结构,并且基座2底部的横截面大于基座2顶部的横截面,使得基座2埋设在地下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座2的顶面向内凹陷成型有一插槽21,并且插槽21的内轮廓与立柱1底部的外轮廓相吻合,使得立柱1可由上至下插入至基座2中。参照附图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立柱1均呈矩形体结构,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均设有用于将建筑工地与外部相互隔离的墙体,其中,每个墙体均由五个沿竖向布置的墙板3组成,其中,墙板3由隔音层31以及布设于隔音层31表面上的发泡混凝土层32组成,并且墙板3为预先制作完成;本实施例中的隔音层31为隔音毡,使得墙板3具有隔音性能,降低噪音污染。具体地,每个立柱1的左侧均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卡槽41,第一卡槽41的底端延伸至立柱1的底端,第一卡槽41的顶端延伸至立柱1的顶端,并且第一卡槽41的宽度与墙板3的厚度相吻合,使得每个墙板3的前端均可与第一卡槽41相卡接配合;每个立柱1的右侧均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卡槽42,第二卡槽42的底端延伸至立柱1的底端,第二卡槽42的顶端延伸至立柱1的顶端,并且第二卡槽42的宽度与墙板3的厚度相吻合,使得每个墙板3的尾端均可与第二卡槽42相卡接配合。每个墙板3的前端在靠近墙板3内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离围墙,包括:若干围设于工地上的立柱(1)以及设置于立柱(1)底部的基座(2),其中,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均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墙板(3),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1)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3)前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41),另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3)尾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42);每个所述墙板(3)前端在靠近墙板(3)内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33),所述第一卡槽(41)内开设有与第一卡块(33)相卡接适配的第三卡槽(43);每个所述墙板(3)尾端在靠近墙板(3)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34),所述第二卡槽(42)内开设有与第二卡块(34)相卡接适配的第四卡槽(44);每个所述立柱(1)均开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第一通孔(51),所述第一卡块(33)以及第二卡块(34)上均开设有可与任意的第一通孔(51)相对齐的第二通孔(52),每个所述立柱(1)上均设有可同时贯穿第一通孔(51)以及第二通孔(52)的锁紧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离围墙,包括:若干围设于工地上的立柱(1)以及设置于立柱(1)底部的基座(2),其中,相邻的两个立柱(1)之间均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墙板(3),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1)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3)前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一卡槽(41),另一侧均开设有与墙板(3)尾端相卡接适配的第二卡槽(42);每个所述墙板(3)前端在靠近墙板(3)内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33),所述第一卡槽(41)内开设有与第一卡块(33)相卡接适配的第三卡槽(43);每个所述墙板(3)尾端在靠近墙板(3)外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34),所述第二卡槽(42)内开设有与第二卡块(34)相卡接适配的第四卡槽(44);每个所述立柱(1)均开设有若干沿竖向布置的第一通孔(51),所述第一卡块(33)以及第二卡块(34)上均开设有可与任意的第一通孔(51)相对齐的第二通孔(52),每个所述立柱(1)上均设有可同时贯穿第一通孔(51)以及第二通孔(52)的锁紧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围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墙板(3)顶部均设有第一吊环(71),每个所述墙板(3)底部均开设有可供吊环嵌入的避让槽(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围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