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防爆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8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防爆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包括外壳层以及包裹在外壳层内的泡沫层、液体防护层和弹性体层,能够吸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防爆效果好。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其自身墙体结构强度不高,在面对冲击波时候,防爆能力较弱。通过披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爆模块,能够提高对冲击波能量的吸收、转化,减小冲击波与墙体的直接碰撞,从而达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同时,通过对冲击波的吸收,减小了绕射冲击波对其他部位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防爆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防爆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爆墙是一种具有抗冲击波能力,能够将爆炸的破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墙体。现有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类型的防爆墙:第一种防爆墙主要是在建筑建造之初就进行相应的设计,一般采用增加内部的钢筋网密度、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等方式对墙体进行加固。其防护理念是利用墙体的较高强度将冲击波“挡住”,使其不向墙后传播。但是实际上冲击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和绕射,有可能对其他地方的人员和物品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此种方案不适用于已有墙体结构的建筑。第二种防爆墙是使用混凝土将防爆板粘结到墙体表面,这种防爆板一般采用双层钢板,中间夹层为刚性无机材料,如混凝土、玄武岩、刚玉等。此种方式可对现有的墙体进行防爆改造,增加墙体的防爆性能。但是此种防爆墙的面密度较高,会增加整个墙体的承重。此外由于采用高密度材料,冲击波在墙体内部不同夹层之间会发生冲击波的透射和反射,有可能对墙体本身造成更大损伤。并且,此种墙体也不能解决冲击波反射及绕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层(1)以及包裹在外壳层(1)内的泡沫层(2)、液体防护层(3)和弹性体层(4),所述泡沫层(2)、液体防护层(3)和弹性体层(4)沿迎爆面依次排布;/n所述外壳层(1)用于支撑并吸收冲击波;/n所述泡沫层(2)由具有吸收冲击波能力的泡沫材料制成,用于吸收冲击波;/n所述弹性体层(4)由聚氨酯弹性体或聚脲弹性体制成,为“U”字形;/n液体防护层(3)用于吸收冲击波,液体防护层(3)中的液体为水、防冻液和纳米无机非金属粉末的混合液体;所述液体防护层4放置在U字形弹性体层(4)的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3 CN 20201003345631.一种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层(1)以及包裹在外壳层(1)内的泡沫层(2)、液体防护层(3)和弹性体层(4),所述泡沫层(2)、液体防护层(3)和弹性体层(4)沿迎爆面依次排布;
所述外壳层(1)用于支撑并吸收冲击波;
所述泡沫层(2)由具有吸收冲击波能力的泡沫材料制成,用于吸收冲击波;
所述弹性体层(4)由聚氨酯弹性体或聚脲弹性体制成,为“U”字形;
液体防护层(3)用于吸收冲击波,液体防护层(3)中的液体为水、防冻液和纳米无机非金属粉末的混合液体;所述液体防护层4放置在U字形弹性体层(4)的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层(1)由发泡水泥制成,密度为300~800kg/m3,壁面厚度为5~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2)采用聚氨酯泡沫或泡沫铝制成;泡沫层(2)的密度为100~300kg/m3,壁面厚度为20-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层(4)密度为300-500kg/m3,厚度为5-1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防爆增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体中,纳米无机非金属粉末为碳化硅或二氧化硅;水、防冻液和纳米无机非金属粉末的质量比为75:20:5,液体防护层的厚度为10-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炎卞晓兵王博王涛冯顺山田广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艾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