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7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包括内外两侧板以及设置于内外两侧板之间用于连接内外两侧板的连接桥,所述内外两侧板均由靠近混凝土层的内板和远离混凝土层的外板组成,所述内板与外板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使侧板的四条边缘处形成企口,所述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在传统的节能拼装模块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使自建房的工艺更科学、更环保、更易施工、抗震性能更稳定。该模块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隔音、阻燃、耐寒、防腐、防潮、施工简便快捷等优异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
技术介绍
EPS是聚苯乙烯泡沫的简称,是一种轻型高分子聚合物,它是采用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同时加热进行软化,产生气体,形成一种硬质闭孔结构的泡沫塑料。建筑上使用的节能拼装模块,是由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块作为模板和保温隔热层,中心浇筑混凝土,表面抹灰而形成一种复合墙体。在施工过程中,逐层垒加节能EPS形成EPS模块建筑,EPS模块建筑是由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块作为模版和保温隔热层,中芯浇筑混凝土面层,抹灰或辐射板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墙体建造的房屋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保温性能好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农村自建房屋的建造。EPS模块建筑具有如下优点:外观形式多样;隔音效果优异;工艺抗震等级高,需配合专业的结构设计及专业的施工队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钢筋混凝土一体现场浇筑成型,经久耐用;模块本身B1级防火,离火自熄;35天主体完工(含基础)缩短了施工周期短;内外墙双层保温,冬暖夏凉,节能环保,有效避免冷(热)桥,建筑整体保温性能优,大大减少能源消耗。由于其存在如上所述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建房屋的建造中。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市面上的EPS模块存在如下缺陷:(1)模块墙体在混凝土浇筑前,整体偏软,容易导致墙体平整度差;(2)受墙厚(25cm)及模块厚度(6cm+6cm=12cm)限制,混凝土墙厚度为13cm,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给房屋结构造成严重的问题;13cm厚墙体容易使结构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无法达到2cm,对房屋结构造成影响;(3)节能拼装模块为非透明模板,内部混凝土密实度无法检测;(4)悬挂石板或其它重物,要用较长的膨胀螺丝,很容易打穿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包括内外两侧板以及设置于内外两侧板之间用于连接内外两侧板的连接桥,所述内外两侧板均由靠近混凝土层的内板和远离混凝土层的外板组成,所述内板与外板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使侧板的四条边缘处形成企口,所述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外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加固外壳,所述加固外壳的材料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内外侧板和加固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桥包括杆体和卡爪部,所述卡爪部安装在通孔内,所述杆体的两端设置有与卡爪部相适配的卡接槽部。进一步的,所述卡爪部包括与通孔相适配的帽体和沿轴向设置在帽体上的至少两个弹臂形卡爪;所述帽体的边缘处设置有便于卡爪部插入通孔内的倒角;所述弹臂形卡爪的头部外侧均设有锥形斜面,所有弹臂形卡爪中至少有一个弹臂形卡爪的弹臂外侧设有倒钩,所述卡接槽部的内壁设置有与倒钩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和加固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外贯通的用于观察混凝土密实情况的观察孔。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孔内安装有透明罩。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形状为直板型或L型。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和外板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内外两侧板之间的距离为160mm。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上沿杆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钢筋固定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外板的外表面涂覆有粘接层,所述加固外壳通过粘接层粘接于外板的外表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的外表面增加了A级防火的加固外壳,使房屋的防火性能明显提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坚固的保护外壳有效杜绝了农村啮齿类动物对房子的骚扰;(3)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建造而成的房屋室内挂钟表、字画等轻质挂件可直接用钢钉悬挂,不用处处使用膨胀螺栓;(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中间160cm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使建房结构更牢固,更避免了诸多安全隐患;(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中预留观察孔,有效避免墙体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和混凝土漏空的情况;(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使用连接桥拼接组成方式,模块可散件发货,现场进行组装,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中的加固外壳与混凝土墙体靠连接件机械连接,其本身不会与混凝土墙体脱离,又因其材料性能稳定、坚固,确保外墙饰面不会因基层质量问题而整体掉落。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桥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桥的卡爪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透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内侧板;20、外侧板;101、内板;102、外板;103、通孔;104、第一凸起;105、第一凹槽;106、观察孔;107、透明罩;1071、筒体;1072、圆环;30、连接桥;301、卡爪部;3011、帽体;3012、弹臂形卡爪;3013、倒钩;3014、第二凸起;302、杆体;3021、钢筋固定凹槽;303、卡接槽部;3031、第二凹槽;40、加固外壳;50、粘接层。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两侧板以及设置于内外两侧板之间用于连接内外两侧板的连接桥(30),所述内外两侧板均由靠近混凝土层的内板(101)和远离混凝土层的外板(102)组成,所述内板(101)与外板(102)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使侧板的四条边缘处形成企口,所述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04),底部设置有与凸起(104)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外两侧板以及设置于内外两侧板之间用于连接内外两侧板的连接桥(30),所述内外两侧板均由靠近混凝土层的内板(101)和远离混凝土层的外板(102)组成,所述内板(101)与外板(102)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交错布置使侧板的四条边缘处形成企口,所述内板(10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104),底部设置有与凸起(104)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0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加固外壳(40),所述加固外壳(40)的材料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侧板(20)和加固外壳(40)上设置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通孔(103),所述连接桥(30)包括杆体(302)和卡爪部(301),所述卡爪部(301)安装在通孔(103)内,所述杆体(302)的两端设置有与卡爪部(301)相适配的卡接槽部(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节能拼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部(301)包括与通孔(103)相适配的帽体(3011)和沿轴向设置在帽体(3011)上的至少两个弹臂形卡爪(3012);所述帽体(3011)的边缘处设置有便于卡爪部(301)插入通孔(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普
申请(专利权)人:乙天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