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7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属于墙体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和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外墙远离内墙的一侧设置有外模板,内墙远离外墙的一侧设置有内模板,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墙体能够保持持久保温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设计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墙体是常用施工方法之一,但是现浇混凝土墙体在施工时,需要大量采用拼装式钢模板、木模板或者铝合金模板等,这种模板自身重,拼装麻烦,损耗高,用后需要拆卸,费时费力,且现浇混凝土墙体达不到保温的要求,还需要在外墙表面增加保温层,一般为聚苯乙烯泡沫(EPS)保温板、XPS、岩棉等轻质材料,造成施工工序多,周期长。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304984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外模板,在外模板内侧设有轻质混凝土层,设在外模板上的若干个连接件分别与设在轻质混凝土层中的拉结钢筋相连,在外模板和轻质混凝土层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层抗裂砂浆保护层;外模板为FS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外模板位于轻质混凝土层朝向室外的一侧,当墙体使用较久后,外模板外侧的抗裂砂浆保护层受到侵蚀裂开或脱落而使外模板也易受到侵蚀,从而易受到雨水的淋湿、日晒等而使其保温性能降低,保温性能的持久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其优点是:墙体能够保持持久保温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内墙和外墙,所述内墙和外墙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外墙远离内墙的一侧设置有外模板,内墙远离外墙的一侧设置有内模板,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层设置在内墙和外墙之间,随着墙体长时间的使用,即使外模板外侧存在的的抗裂砂浆保护层、装饰层等受到侵蚀,外墙也能够对保温层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从而保温层受到雨水淋湿等影响其保温性的可能大大降低,保温层能够保持持久的保温性能,使墙体能够保持持久保温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板内部开设有中空腔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闭中空腔室内部为空气,空气的隔热系数低,外模板的保温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墙体的保温性能得到提高,另外外模板与保温层对墙体双层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更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内杆、外杆、螺纹筒,内杆的一端与内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且螺纹筒连接于内杆远离内模板的一端,外杆的一端与外模板滑动且转动连接,外杆远离内模板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模板设置于墙体的一侧,并将内杆穿入保温层,将螺纹筒连接到内杆穿过保温层的端部,将外模板放置于墙体远离内模板的一侧,然后将外杆穿过外模板,将螺纹筒连接到外杆穿过保温层的端部,连接杆的设置使内模板和外模板能够被相对设置于墙体的两侧,且内杆和外杆能够将内模板和外模板拉紧,从而使其不易从墙体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板固定连接有贯穿筒,外杆位于穿过贯穿筒内,外杆远离内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贯穿筒的设置,使得中空腔室能够保持密闭,从而外模板的保温性能较好,贯穿筒对外模板起到加强作用,使外模板与定位块抵接的位置不易受到压力而产生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正对外模板的一侧固定的连接有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的设置,使得定位块与外模板之间能够密封紧密,雨水等不会从贯穿筒处进入外模板与外墙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筒与内杆远离内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筒与内杆的固定,使得外杆伸入螺纹筒内后,转动外杆室外杆与螺纹筒连接就即可完成,使外模板和外杆的连接更加便利;也减少了螺纹筒的使用数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平行于保温层的第一凸起,外模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卡设于低于凹槽内,使得上下相邻的外模板不会在垂直于外墙的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保证了外模板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并且外模板的顶部为第一凹槽,底部为第一凸起,当雨水从上下两个外模板之间渗入时,会先落入到第一凹槽内,使雨水的流动路径较长而不易进入到外模板与墙体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着所述第一凹槽到逐渐远离内墙的方向,外模板的顶部逐渐倾斜向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上下两个外模板之间渗入时,需要沿着外模板顶部倾斜向上才能进入两个模板之间,进一步避免了雨水从上下两个外模板之间渗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保温层受到雨水淋湿等影响其保温性的可能大大降低,保温层能够保持持久的保温性能,使墙体能够保持持久保温性能;2.通过设置中空腔室,外模板的保温性能得到提高,从而墙体的保温性能得到提高;3.通过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避免了雨水从上下两个外模板之间渗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平方向上两个外模板之间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竖直方向上两个外模板之间的剖视图。图中,1、内墙;11、外墙;12、保温层;2、外模板;21、中空腔室;22、贯穿筒;23、第一凸起;24、第一凹槽;25、第二凸起;26、第二凹槽;3、内模板;4、连接杆;41、内杆;42、外杆;421、定位块;422、密封层;43、螺纹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内墙1和外墙11,内墙1和外墙1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的材质为聚氨酯,外墙11远离内墙1的一侧设置有外模板2内墙1远离外墙11的一侧设置有内模板3,外模板2和内模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将外模板2和内模板3相对固定连接起来,连接杆4穿过保温层12,保温层12的两侧绑扎有钢筋,之后向外模板2和内模板3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内墙1和外墙11。当墙体使用较久,外模板2外侧存在的抗裂砂浆保护层等受到侵蚀,外墙11也能够对保温层12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从而保温层12受到雨水淋湿等影响其保温性的可能大大降低,保温层12能够保持持久的保温性能,使墙体能够持久的进行保温。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杆4包括内杆41、外杆42、螺纹筒43,内杆41的一端与内模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12,螺纹筒43同轴固定连接于内杆41远离内模板3的一端,外模板2内部开设有中空腔室21,外模板2内中空腔室21的开设,墙体形成了外模板2与保温层12的双层保温,提高了保温效果,外模板2固定连接有多个贯穿筒22,贯穿筒22垂直于外模板2且贯穿外模板2,且多个贯穿筒22在外模板2上均匀分布,外杆42垂直于外墙11,外杆42位于贯穿筒22内,且外杆42与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内墙(1)和外墙(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1)和外墙(1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2),外墙(11)远离内墙(1)的一侧设置有外模板(2),内墙(1)远离外墙(11)的一侧设置有内模板(3),外模板(2)和内模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穿过保温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包括内墙(1)和外墙(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1)和外墙(1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2),外墙(11)远离内墙(1)的一侧设置有外模板(2),内墙(1)远离外墙(11)的一侧设置有内模板(3),外模板(2)和内模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穿过保温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2)内部开设有中空腔室(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质混凝土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内杆(41)、外杆(42)、螺纹筒(43),内杆(41)的一端与内模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温层(12),且螺纹筒(43)连接于内杆(41)远离内模板(3)的一端,外杆(42)的一端与外模板(2)滑动且转动连接,外杆(42)远离内模板(3)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筒(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久性复合保温外模板现浇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联岙建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