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胜明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45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挖设在路基上的排水渠,所述路基下挖设有环形槽,且所述环形槽与排水渠之间通过导流槽连通,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环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导流槽内嵌设有滤网,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路基内埋设有与环形槽相通的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初期含大量污染物的雨水通过排污管导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而随时间流逝,道路逐渐被雨水的冲刷干净,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可直接通过供水管导入指定地点进行收集,如此对路面雨水分期处理,既保证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吸收效率,同时又可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市政建设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下雨频繁的南方城市中,道路积水的排放显得十分关键。海绵城市建设时,往往需要将雨水进行收集,并在使用时排放至指定地点,而由于道路上的雨水在流动时,往往会携带大量的路面污染物,这些雨水需要先经过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才能使用,但是若直接将路面的雨水全部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内,会急剧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导致路面雨水排放效率低下而引起路面积水等情况,既影响交通,又降低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吸收效率。据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挖设在路基上的排水渠,所述路基下挖设有环形槽,且所述环形槽与排水渠之间通过导流槽连通,所述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环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导流槽内嵌设有滤网,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路基内埋设有与环形槽相通的供水管,所述路基内还埋设有与弧形槽相通的排污管,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且所述密封塞的上端通过连杆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在供水管内。优选地,所述路基上挖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与导流槽之间通过第一分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分流槽内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二分流槽内安装有推动刮板移动的推动装置。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分流槽内壁上的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制成中空状,所述刮板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铁制的限位块,所述密封塞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排污管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线圈,且所述螺旋线圈耦合在电磁铁的供电电路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滤网、活塞、排污管及供水管等部件,可将初期含大量污染物的雨水通过排污管导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而随时间流逝,道路逐渐被雨水的冲刷干净,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可直接通过供水管导入指定地点进行收集,如此对路面雨水分期处理,既保证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吸收效率,同时又可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2、通过设置滤网、密封塞与第二弹簧等部件,可通过截留在滤网上的污染物质量来判断雨水的洁净度,从而对雨水进行分期处理,整个装置自行运转,还无需架设复杂的电力设备,环保节能,十分符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3、通过设置螺旋线圈、电磁铁、刮板及第三弹簧等部件,可将残留在滤网上方的污染物推入储物槽内,使得本装置具有自维护功能,能够长期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排放洁净雨水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路基、2排水渠、21导流槽、211滤网、3环形槽、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第一弹簧、7供水管、8排污管、9密封塞、10弧形槽、11第二弹簧、12储物槽、13第一分流槽、14第二分流槽、15第三弹簧、16限位块、17刮板、171电磁铁、18螺旋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挖设在路基1上的排水渠2,路基1下挖设有环形槽3,且环形槽3与排水渠2之间通过导流槽21连通,环形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4,环形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且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6弹性连接,导流槽21内嵌设有滤网211,环形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10,路基1内埋设有与环形槽3相通的供水管7,路基1内还埋设有与弧形槽10相通的排污管8,弧形槽10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9,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塞9进入排污管8后,密封塞9的侧壁与排污管8的内壁紧密接触,且密封塞9的上端通过连杆与滤网211固定连接,密封塞9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弹性连接在供水管7内。排污管8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相连,而供水管7与雨水收集地相连。初始状态下,在第一弹簧6的作用下,供水管7的进水口位于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的中间,当处于下雨初期时,道路上含污染物的雨水从排水渠2流入环形槽3内后,无法进入供水管7内,只能沿排污管8排入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内。在此过程中,雨水流经导流槽21时,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将被截留在滤网211的上方,一段时间后,道路上的污染物也被雨水冲刷干净,此时排入的雨水较为洁净,同时滤网211上方截留的固体污染物也达到最大值,滤网211的整体质量增大至最大值,此时可推动连杆及密封塞9下移至排污管8内,密封塞9可将排污管8堵住,此时雨水无法进入排污管8内,只能在环形槽3聚集,同时推动第一挡板4沿环形槽3滑动,当将第一挡板4推至供水管7右侧时,后期洁净的雨水可由供水管7排入指定地点,从而完成对洁净雨水的收集使用。这样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污染雨水量较小,不会增大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而导致路面积水,同时又完成对城市对雨水的收集,大大提高海绵城市对雨水的收集效率。雨过天晴后,随着环形槽3内雨水的流失,第一弹簧6将推动第一挡板4重新移位至供水管7的左侧。同时在雨后清理滤网211上方残留的固体污染物,第二弹簧11将推动密封塞9及滤网211上移复位,使本装置能够在下次下雨时继续使用。实施例二:参照图4-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路基1上挖设有储物槽12,储物槽12与导流槽21之间通过第一分流槽13连通,第一分流槽13内滑动连接有刮板17,导流槽2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分流槽14,第二分流槽14内安装有推动刮板17移动的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分流槽14内壁上的第三弹簧15,且第三弹簧15与刮板17固定连接,刮板17制成中空状,刮板17内安装有电磁铁171,第一分流槽1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铁制的限位块16。需要说明的是,铁制的限位块16设置第一分流槽13的槽口位置处,一方面,可吸引通电后的电磁铁171朝其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还可防止刮板17位移距离过长而进入第一分流槽13内,如图5所示,限位块使得刮板17的一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挖设在路基(1)上的排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下挖设有环形槽(3),且所述环形槽(3)与排水渠(2)之间通过导流槽(21)连通,所述环形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环形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且所述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6)弹性连接,所述导流槽(21)内嵌设有滤网(211),所述环形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10),所述路基(1)内埋设有与环形槽(3)相通的供水管(7),所述路基(1)内还埋设有与弧形槽(10)相通的排污管(8),所述弧形槽(10)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9),且所述密封塞(9)的上端通过连杆与滤网(2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9)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弹性连接在供水管(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挖设在路基(1)上的排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下挖设有环形槽(3),且所述环形槽(3)与排水渠(2)之间通过导流槽(21)连通,所述环形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环形槽(3)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5),且所述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6)弹性连接,所述导流槽(21)内嵌设有滤网(211),所述环形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10),所述路基(1)内埋设有与环形槽(3)相通的供水管(7),所述路基(1)内还埋设有与弧形槽(10)相通的排污管(8),所述弧形槽(10)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9),且所述密封塞(9)的上端通过连杆与滤网(2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塞(9)的下端通过第二弹簧(11)弹性连接在供水管(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胜明
申请(专利权)人:陶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