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65691.4,名称为“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体,分流器本体包括上盖板,固定到上盖板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上旋转体、下旋转体以及圆环状构件,弯管,弯管的上部连通下旋转体下端,且弯管可在旋转装置带动下以旋转装置中心轴线为轴旋转;设置在弯管下方的收水斗,旋转装置旋转至预定角度时,弯管下部连通至收水斗,收水斗下部连通出水管;外壳,上盖板固定在外壳顶部,弯管、旋转装置和收水斗设置在外壳内,出水管伸出外壳下端。上述方案能够解决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初期雨水弃流、冬季高架桥路面融雪水的分流等重力流管线分流以及有流体分流需求的其他问题,然而,基于该重力流水质分流器,如何构建整体的雨水收集系统,文中并未过多提及,仅记载通过重力水质分流器的切换,实现雨水排入花箱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另一方面,国内现有的雨水回用系统多为电动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流器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对雨水进行分流的出水端;/n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分别与分流器本体(1)的两个出水端连通的弃流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弃流系统用于对分流器本体(1)分流的雨水进行弃流处理,所述回用系统用于对分流的雨水进行回用处理;/n路桥引水组件,设置于分流器本体(1)的进水端(101),包括用于集中进水的排水口(300)以及与其连通的虹吸雨水斗(301),所述虹吸雨水斗(301)与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10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流器本体(1),具有至少两个对雨水进行分流的出水端;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分别与分流器本体(1)的两个出水端连通的弃流系统和回用系统,所述弃流系统用于对分流器本体(1)分流的雨水进行弃流处理,所述回用系统用于对分流的雨水进行回用处理;
路桥引水组件,设置于分流器本体(1)的进水端(101),包括用于集中进水的排水口(300)以及与其连通的虹吸雨水斗(301),所述虹吸雨水斗(301)与分流器本体(1)进水端(1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系统包括弃流管(202)和弃流池(4),所述弃流管(202)与分流器本体(1)的一个出水端连通,用于引流雨水至弃流池(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系统包括第一回用管(201)和第一回用池(6),所述第一回用管(201)与分流器本体(1)的一个出水端连通,用于引流雨水至第一回用池(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重力流水质分流器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用池(6)为花箱或雨水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马晶,戴前进,高俊斌,王泽宁,陈筱松,张连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