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脚手架主体的两端安装有门架,门架的底端安装有可调底座,可调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平板,平板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中部安装有搭接孔,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左把手,且另一端设置有右把手,搭接孔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滑动杆的中部设置有插销,滑动杆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脚手架主体的底端安装万向轮,并通过顶端的滑动杆进行垂直限位固定,在需要移动时仅将万向轮放下后即可实现单人推动脚手架主体的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在室内单独使用脚手架,较少人员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目前工程安全检修和维护时,因门式脚手架的拆装便利性通常在工程中所使用,但是,门式脚手架在拼装后整体通常不方便进行移动,特别是在室内进行工作时,需要一人反复上下脚手架,另一人则单独配合抬动脚手架,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所述脚手架主体的两端安装有门架,所述门架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梁架,所述门架的中部一侧安装有交叉拉杆,所述门架的底端安装有可调底座,所述可调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中部安装有搭接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左把手,且另一端设置有右把手,所述搭接孔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杆的中部设置有插销,所述滑动杆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表面设置有孔洞,且孔洞为贯穿设置,所述左把手的表面设置有滑槽孔,所述滑动杆和左把手通过滑槽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和限位块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销主要是由扁平状把口和圆柱体结合制作而成,且圆柱体和孔洞的直径相同,所述插销和孔洞为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的表面两端设置有凹槽,且滑槽孔的内侧设置有对应大小相同的凸起,所述滑动杆和万向轮为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板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平板的表面中部设置有三角支撑,且三角支撑分别与螺纹杆和平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搭接孔和螺纹杆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和平板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和门架为套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脚手架主体的底端安装万向轮,并通过顶端的滑动杆进行垂直限位固定,在需要移动时仅将万向轮放下后即可实现单人推动脚手架主体的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在室内单独使用脚手架,较少人员浪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手架主体;2、门架;3、梁架;4、交叉拉杆;5、可调底座;6、平板;7、螺纹杆;8、调节杆;9、搭接孔;10、左把手;11、右把手;12、滑动杆;13、限位块;14、插销;15、万向轮;16、孔洞;17、滑槽孔;1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1,脚手架主体1的两端安装有门架2,门架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梁架3,门架2的中部一侧安装有交叉拉杆4,门架2的底端安装有可调底座5,可调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平板6,平板6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杆8,调节杆8的中部安装有搭接孔9,调节杆8的一端设置有左把手10,且另一端设置有右把手11,搭接孔9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12,滑动杆12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13,滑动杆12的中部设置有插销14,滑动杆12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5。进一步的,滑动杆12表面设置有孔洞16,且孔洞16为贯穿设置,左把手10的表面设置有滑槽孔17,滑动杆12和左把手10通过滑槽孔17滑动连接,滑动杆12和限位块13为固定连接,滑动杆12的表面两端设置有凹槽18,且滑槽孔17的内侧设置有对应大小相同的凸起,滑动杆12和万向轮15为固定连接,使滑动杆12能够在孔洞16上下滑动位移时,带动底端的万向轮15一并垂直移动,当其总长度大于可调底座5的总高度时,万向轮15与地面接触,可实现滚动万向轮15位移脚手架主体1,同时滑动杆12表面的凹槽18和滑槽孔17内侧的凸起可实现限位作用,避免在位移过程中导致滑动杆12在滑槽孔17内旋转。插销14主要是由扁平状把口和圆柱体结合制作而成,且圆柱体和孔洞16的直径相同,插销14和孔洞16为滑动连接,使滑动杆12的垂直位移需要固定时,可通将插销14滑动插入至孔洞16内,此时插销14将在左把手10顶端表面卡扣固定滑动杆12的垂直位置。平板6的四角设置有螺纹孔,平板6的表面中部设置有三角支撑,且三角支撑分别与螺纹杆7和平板6固定连接,使脚手架主体1需要长时间固定时,可使用六角螺钉经平板6顶端表面四角的螺纹孔固定至地面,方便脚手架主体1的稳固使用,同时其底端设置的加腋三角支撑能够方便脚手架主体1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不会因腐蚀导致底端产生破坏,增强其稳定性。搭接孔9和螺纹杆7为螺纹连接,螺纹杆7和平板6为固定连接,螺纹杆7和门架2为套接,使搭接孔9在螺纹杆7表面位移至相应位置时,搭接至搭接孔8的内侧,实现在有坡度的情况下使用脚手架主体1。具体的,脚手架主体1主要采用门式脚手架结构,通过两端的门架2、梁架3、交叉拉杆4和可调底座5进行拼装形成整体结构,并调节可调5底座表中部的调节杆8,使其在螺纹杆7上下位移,其中门架2套接至搭接孔9的内侧,之后工作人员可通过门架2和梁架3配合上下脚手架主体1,当脚手架主体1需要单人进行位移时,工作人员可将调节杆8一侧的插销14拔出,此时滑动杆12能够在孔洞16上下滑动位移,带动底端的万向轮15一并垂直移动,当其总长度大于可调底座5的总高度时,万向轮15与地面接触,可实现滚动万向轮15位移脚手架主体1,随后抬起门架2并插销14滑动插入至对应高度孔洞16内,此时插销14将在左把手10顶端表面卡扣固定滑动杆12的垂直位置,同时滑动杆12表面的凹槽18和滑槽孔17内侧的凸起可实现限位作用,避免在位移过程中导致滑动杆12在滑槽孔17内旋转,当脚手架主体1的四角均采用以上流程固定后,脚手架主体1的底端则能够通过万向轮15进行位移,同时因可调底座5、滑动杆12、插销14均采用钢合金材料制作,其滑动杆12和门架2的支撑脚亦为小偏心结构,因此足够固定顶端的铝合金脚手架主体1并实现支脚承重效果,其整体结构简单,均采用机械结构进行连接,方便施工过程中的简单维护和维修,在施工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1),所述脚手架主体(1)的两端安装有门架(2),所述门架(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梁架(3),所述门架(2)的中部一侧安装有交叉拉杆(4),所述门架(2)的底端安装有可调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平板(6),所述平板(6)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中部安装有搭接孔(9),所述调节杆(8)的一端设置有左把手(10),且另一端设置有右把手(11),所述搭接孔(9)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滑动杆(12)的中部设置有插销(14),所述滑动杆(12)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包括脚手架主体(1),所述脚手架主体(1)的两端安装有门架(2),所述门架(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梁架(3),所述门架(2)的中部一侧安装有交叉拉杆(4),所述门架(2)的底端安装有可调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底座(5)的底端设置有平板(6),所述平板(6)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中部安装有调节杆(8),所述调节杆(8)的中部安装有搭接孔(9),所述调节杆(8)的一端设置有左把手(10),且另一端设置有右把手(11),所述搭接孔(9)的一侧安装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滑动杆(12)的中部设置有插销(14),所述滑动杆(12)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工程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2)表面设置有孔洞(16),且孔洞(16)为贯穿设置,所述左把手(10)的表面设置有滑槽孔(17),所述滑动杆(12)和左把手(10)通过滑槽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洪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