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4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包括檐椽、用于支撑檐椽的桩柱、架设于两侧桩柱之间的横梁以及位于靠近檐椽端部的装饰木瓜,装饰木瓜与桩柱之间连接有穿枋,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与桩柱靠近所述穿枋一侧的侧壁上的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上挂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与桩柱侧壁抵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垂直的支撑板,穿枋内开设有长度方向与穿枋长度方向一致的插槽,插槽的一端与穿枋靠近所述桩柱一端的端面连通,支撑板位于插槽内,穿枋的周面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的安装槽,安装槽位于靠近桩柱一端,安装槽内设置有与膨胀螺栓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隐藏连接件,提高木装饰的仿古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装饰与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为尽量逼真地还原历史风貌,仿古建筑往往对外观的施工要求较高。目前,将仿古构件的装饰件与混凝土墙面进行固定时,主要是采用镀锌角钢以及膨胀螺栓进行固定,这样的固定结构使得镀锌角钢和膨胀螺栓露在仿古构件的外面,影响仿古建筑的观感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9178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圆木与混凝土梁或墙的连接配件,包括预埋锚筋、连接底板和连接侧板,预埋锚筋竖直预埋固定于混凝土梁或墙内,连接底板平贴安装于混凝土梁或墙与圆木的交接面上并与预埋锚筋固定连接,连接侧板用于卡固所述圆木,连接侧板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底板上。本技术通过调整连接配件的尺寸达到连接稳定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圆木与混凝土墙壁连接时,使用的锚筋、连接底板以及连接侧板均暴露在圆木的外部,影响古建筑的仿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包括檐椽(1)、用于支撑所述檐椽(1)的桩柱(2)、架设于两侧所述桩柱(2)之间的横梁(3)以及位于靠近所述檐椽(1)端部的装饰木瓜(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木瓜(4)与所述桩柱(2)之间连接有穿枋(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与所述桩柱(2)靠近所述穿枋(5)一侧的侧壁上的膨胀螺栓(61),所述膨胀螺栓(61)上挂设有支撑座(62),所述支撑座(62)包括与所述桩柱(2)侧壁抵接的底板(621)以及与所述底板(621)垂直的支撑板(622),所述穿枋(5)内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穿枋(5)长度方向一致的插槽(63),所述插槽(63)的一端与所述穿枋(5)靠近所...

【技术特征摘要】
1.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包括檐椽(1)、用于支撑所述檐椽(1)的桩柱(2)、架设于两侧所述桩柱(2)之间的横梁(3)以及位于靠近所述檐椽(1)端部的装饰木瓜(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木瓜(4)与所述桩柱(2)之间连接有穿枋(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与所述桩柱(2)靠近所述穿枋(5)一侧的侧壁上的膨胀螺栓(61),所述膨胀螺栓(61)上挂设有支撑座(62),所述支撑座(62)包括与所述桩柱(2)侧壁抵接的底板(621)以及与所述底板(621)垂直的支撑板(622),所述穿枋(5)内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穿枋(5)长度方向一致的插槽(63),所述插槽(63)的一端与所述穿枋(5)靠近所述桩柱(2)一端的端面连通,所述支撑板(622)位于所述插槽(63)内,所述穿枋(5)的周面开设有与所述插槽(63)连通的安装槽(64),所述安装槽(64)位于靠近所述桩柱(2)一端,所述安装槽(64)内设置有与所述膨胀螺栓(61)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装饰与混凝土柱桩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枋(5)与所述装饰木瓜(4)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开设于装饰木瓜(4)靠近所述穿枋(5)一侧的侧面上的凹槽(71),所述穿枋(5)的端部位于所述凹槽(71)内,所述装饰木瓜(4)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所述装饰木瓜(4)两侧并与所述凹槽(71)连通的锁孔一(72),所述穿枋(5)靠近所述装饰木瓜(4)一端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穿枋(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闻钱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雪霁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